拾取篇 第十九章 心理效应与定律--黄金法则2-《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


    第(3/3)页

    什么是破窗定律?

    --小破坏要及时制止和修补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社区,一个是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一个是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

    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摘掉了车牌,顶棚敞开,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

    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定律: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定律揭示了环境所具有的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导致这种不良现象无限地扩展。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那么谁也不会不顾别人的眼光而贸然插队;相反,车辆尚未停稳,如果有几个人猴急地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即使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对管理秩序的任何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损害,如果不闻不问、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其后果可能就是纵容更多的人去破坏它。

    于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各类有损公共秩序的行为,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滋生出来。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什么是空白定律?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音乐于极致中戛然而止,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思想空间,起到了留白的作用。

    这种留出空白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人感觉更富有灵气,更能启发人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

    留白为什么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呢?

    它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有这样的特点: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

    奇妙的是,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效应,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空白定律”。

    说到这里,我们大概会想起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

    影片在寂寞、梦想、逃避的情节中慢慢地铺开,但自始至终都没有直接表现男女主角之间的恋爱场景,这就是要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的。

    留白在很多领域里都有奇妙的作用。

    在生活中,和亲密的人相处,也要注意适当地留白。

    比如夫妻之间,如果相互之间没有距离,把对方看得太紧,恐怕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不利于感情的发展。

    相反,如果给对方一定的空间,彼此保留一定的神秘感,那点空白会使两人更有走近的欲望。

    什么是陌生时长定律?

    --如何战胜“生命苦短”的感觉?

    我们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吧:到一个新地方、新街道,找一个目标,会觉得很远,花费的时间很长;可是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却觉得比去的路程要近,走的时间似乎也短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陌生时长定律”。

    它的内涵是:人在陌生、新奇的地方,会产生时间长、时光慢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心理学家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人们在去陌生地方的时候,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陌生事物或产生的新的困难,注意力会高度集中,留意到许多信息,印象也比较深刻。

    这样使人感觉好像经历了很多事,因此有时间长的错觉。

    而在回去的路上,因为这个路已经走过了、熟悉了,不用再提高注意力了,精神就放松下来,不再去留意很多事物,于是就感到经历简单,时间短。

    第二个原因是,去的路上,你始终不知道目的地还有多远,即使不走弯路,因为它对你是未知的,就你也会觉得远;而回来的时候,目的地是已知的,是可见的,不给人渺茫的感觉,让人觉得比较容易到达,因此显得近。

    人的一生也符合陌生时长定律。

    同样活80岁,如果每日生活在与世隔绝、信息单调的山村,80年匆匆而过。

    而那些四海为家的人,经历陌生的环境、人情和风俗,80年的光阴绚丽多彩,也就觉得生命挺长的。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为了战胜“生命苦短”的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生命丰富起来。

    你看有的人,有一定经济条件后,发展了许多的业余爱好。

    他们或旅游,或摄影,或听音乐,或学习新知识,或探险,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这样的人到了晚年回首一生时,会觉得生命过得很“值”,因为他们没有浪费一分一秒,而是把生命过到最丰富的程度。

    但有的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一样,会觉得一生如白驹过隙,太短暂了。

    想一想,我们更愿意选择哪一种生活呢?

    什么是3对1规律?

    --联合大多数

    你应该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就是当你自己想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别人可能一口回绝;如果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他可能就乖乖就范了。

    那么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奏效呢?

    实验表明,能够引发对方同步行为的人数至少为3~4名。

    当两个人统一口径诱使某人采取趋同行为时,他一般会坚持己见。

    如果人数增加到3人,趋同率就迅速上升。

    如果5个人中有4人意见一致,此时趋同率最高。

    人数增至8名或15名,趋同率则几乎保持不变。

    但是,这种劝说方法在一对一的谈判或对方人多时就很难发挥作用。

    如果对方是一个人,你可以事先请两个支持者参加谈判,并在谈判桌上以分别交换意见的方式诱使对方做出趋同行为。

    以纸牌游戏为例,一般由四个人参加,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有人会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同时也会有人反对。

    这时如果能拉拢其他两人赞同你的建议,三个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此人往往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

    什么是自我暴露定律?

    --敞开心扉能给人好感

    生活中有一些人是相当封闭的。

    当别人向他们说出心事时,他们却总是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谈。

    但这种人不一定都是内向的人,有的人话虽然不少,但是从不触及自己的私生活,不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总体来说,一个人对他人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由初次见面时待人接物的习惯所决定的,称为社交性。

    社交能力强的人善于闲谈,但谈话中未必会涉及根本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由一个人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本意、内心展现给他人所决定的,这称为自我展示性。

    这两种类型的开放性通常是完全独立的。

    有些人社交能力很强,他们可以饶有兴致地与你谈论国际时事、体育新闻、家长里短,可是从来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你一旦将话题引入略带私密性的问题时,他就会插科打诨,或是一言以蔽之。

    可见,一个健谈的人,也可能对自身的敏感问题,有相当强的抵触心理。

    相反,有一些人虽不善言辞,却总希望能向对方袒露心声,反而很快能和别人拉近距离。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应该至少让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我。

    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

    当然,“自我暴露不足”虽然不好,但过度也是不好的。

    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做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

    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而且,你也不一定要说你的秘密,在不太了解的人的面前,我们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中的并不私密的情感,既给人亲近之感,又不会让自己处于不安全之中。

    什么是贝勃规律?

    --诱敌深入法

    有一个关于“诱敌深入法”的有趣实验。

    如果报纸售价上涨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人们会十分敏感;而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

    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贝勃规律”。

    下面再举例子以说明这种“贝勃规律”。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如果此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觉察不出有什么差别。

    直到左手砝码的加重至306克时,他才会感觉左手的有些重。

    同样,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人才能感受到差异。

    也就是说,要比之前的情况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人才会有所反应。

    所以,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差额必须足够大。

    企业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活动经常用到“贝勃规律”。

    例如,一家公司想裁掉一些员工,但这些人逆反、报复心理很强,首先拿来开刀则可能引起不良后果。

    因此,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

    受到历次冲击之后,这些人已经麻木了。

    再比如,在谈判中,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并使对方接受,这种“诱敌深入法”基本上也是以“贝勃规律”为基础的。

    什么是交往适度定律?

    --对别人过好,对自己不利

    人们常讲互惠定律,就是人们对别人给予的好处,总想要同等汇报。

    于是有的人便以为,他如果对对方特别好,对方也会对他特别好。

    其实,互惠定律如世间一切规律一样,就是适度最好,过犹不及。

    你对别人过分的好,在人际交往中“过度投资”,可能引起三个不良后果。

    第一,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

    因为这会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对方,而在心里感到愧疚,感到欠对方的情。

    这种心理负担会使受惠的一方只好选择疏远。

    所以不要把好事一次做尽,要留有余地,或者给对方回报的机会。

    第二个不良后果是,对对方过好,会令对方对这种恩情感到麻木,时间长了,就不觉得你对他有多好。

    中国俗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通俗地说,就是把对方给惯坏了。

    这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显现得很多。

    如果你对子女过好,会让他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一旦将来让他独立解决困难,他就觉得你对他太不好了。

    还怎能指望他孝敬你呢?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

    有时,妻子对丈夫太好,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事都对他百依百顺,反而让对方轻视你的感情。

    第三个不良后果,就是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心太软,不怕你,对你无所忌惮。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所以让自己有点威严,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能让自己更有影响力。

    如果你总是对别人太好,会让人觉得你善良而软弱,你会很容易被利用。

    尤其是作为领导一定要懂得恩威并施的方法,既要有软的一面,也要有硬的一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