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取篇 第十九章 心理效应与定律--黄金法则2-《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


    第(2/3)页

    这种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学家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1968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小学,对全校学生进行智力测验。

    然后,不考虑测试的成绩,随机挑选了一些孩子,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后来这些所谓聪明和有前途的学生,在后来的智力测验中明显比其他学生有提升。

    这种期盼的力量,使得被期盼的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在态度和行为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弯化心理学家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所以从现在开始,期盼你自己或者他人吧,就像皮格马利翁的奇迹一样,你的信任和期待,会变成现实的现象,你对他人的小关心,有可能创造惊人的奇迹呢。

    什么是奥卡姆剃刀效应?

    --把握事情的实质

    14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

    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

    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

    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

    然而,这并未损坏这把“刀”的锋利。

    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事情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单纯。

    在你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

    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奥卡姆剃刀效应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效应: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启示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要把握事情的实质、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什么是凡勃伦效应?

    --“瑞士名表”的骗局

    韩国曾闹出了轰动一时的“瑞士名表”骗局。

    一个名叫李某的美籍韩人,注册了名为“vincent&co”的手表品牌,并相继在瑞士和韩国进行法人和商标注册,从而伪装成总部在瑞士的公司。

    表链和表扣是从中国进口的,时针、分针、包装盒等廉价配件从韩国的生产商处购买,经过“精心打造”的“瑞士名表”成本价不到10万韩元,竟以数千万韩元出售。

    并在时尚杂志、电视和互联网上登广告,说百年来只向英国等欧洲皇室出售的瑞士名表终于登陆韩国,英国女王、戴安娜等戴过的手表,如此等等刺激有钱人的虚荣心。

    令人吃惊的是,韩国许多名人还真“上钩”了,包括一些明星和要员。

    正当李某大肆敛财的时候,首尔警方接到举报,并以欺诈罪拘捕了李某。

    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商品价格越高,消费者反而越愿意购买的消费倾向,因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什么是对比定律?

    --要想甜,加点盐

    小张和小王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他们工作资历差不多,可是小张却被由领班提升为部门经理。

    小王认为自己不比小张差,觉得总经理对他很不公平,就愤而辞职,并在走之前向经理表达了他的不满。

    总经理说:“你想知道你们之间的差别吗?

    那么请你马上到集市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小王很快从集市回来,汇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卖。

    “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

    总经理问。

    小王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

    “价格如何?”

    小王再次跑到集上。

    总经理望着气喘吁吁的小王说:“请休息一会儿吧,再看看小张是怎么做的。”

    说完就叫小张去做同样的事。

    小张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经理看。

    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会弄几筐西红柿来卖,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

    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当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

    总经理说:“请他进来。”

    这时,小王一下子明白了他和小张之间的差异,感到很惭愧。

    对比的效果就是这样鲜明,有时甚至比千言万语更说明问题。

    人的心理有这样一种特点,就是单独认识一个事物时,不如把它的对立面也同时列出来进行比较,这样效果就会更明显。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对比定律”。

    就像你吃菠萝的时候,可以用淡盐水泡一泡,吃起来就比较甜。

    因为从本质上讲,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存在的,你给一个事物规定一种特性,必然是在其他事物的对比之下。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丑,就没有美……

    什么是讨厌完美定律?

    --完美的人不如有缺点的人可爱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发现,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的吸引力,远不如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却有着常人的缺点的人。

    这恐怕是人们认为太完美反而缺少人情味,倒不如个性有棱角、有小毛病的人更贴近人性。

    “四人帮”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常有许多“三突出”和“高大全”的人物。

    其实那种十全十美、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根本就不可信,更谈不上让读者喜爱了。

    看起来的“高、大、全”,本质上往往是“假、大、空”。

    生活中有一些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人,但是他们却往往不太讨人喜欢。

    而讨人喜欢的,却往往是那些有优点,但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

    为什么呢?

    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点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感到自卑。

    如果发现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会减轻自己的自卑,感到安全,也就更愿意与之交往。

    你想,谁会愿意和那些容易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人交往呢?

    所以不太完美的人,比缺点很少的人,更容易让人觉得可亲、可爱。

    有一位大龄女青年,具有较等学历,长得很漂亮,事业也很有成就。

    在很多人眼里,她相当完美。

    可她觉得婚姻是终身大事,不能马虎,宁可等着,也不能将就。

    结果,抱着这样的观念,一晃四十了,还是孑然一身。

    她感到很奇怪,像她条件这么好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被好男人发现呢?

    其实她不知道,也许正是她的“完美”把许多男士吓着了。

    通常,优点和缺点也是辩证的,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往往是因为他的某个优点,才导致他的另一个缺点。

    比如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可能会有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毛病。

    很多时候,要看你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很多的情况是:你选择一个优点,也往往必须放弃另一个优点。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

    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缺点,往往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一种达观的表现。

    什么是小世界定律?

    --世界真小

    有一天,一个未过门的女婿准备去拜见丈母娘。

    他路过一家食品店,看见一条长蛇般的队伍延伸而出,原来是人们在排队购买脱销已久的一种名牌火腿。

    他忽然想起,“心上人”不是说她妈妈最喜欢用火腿煮汤喝吗?

    何不买几个,去讨她老人家的欢心呢?

    于是,他使出浑身解数,插到了队伍的前边。

    一位大娘看不惯,批评了他几句。

    他恼羞成怒,脱口便骂,把那个大娘气得怏怏离去。

    他心里想,反正茫茫人海,谁也不认识谁。

    当他提着火腿,敲开“心上人”的家门时,一下子惊呆了,原来开门的正是那位大娘。

    他这才明白,他刚刚得罪的那位大娘就是他未来的丈母娘!

    你是否有过类似经历,就是在某一时间、地点,碰上一个绝对想不到会碰上的人?

    有时现实生活中就是会发生这样巧的事情。

    有时候,你在一个陌生的角落遇到一个陌生的人,闲聊几句后竟然发现你们有一个共同的熟人,使你不由感叹:世界真小!其实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而我们通常以为碰见认识的或者有关联的人,不是那么容易。

    事实上,这种事情的发生比我们想象的容易得多。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的“小世界定律”。

    什么是手表效应?

    --在选择面前果断决策

    所谓手表效应,是指一个人只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

    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此时,不妨听听尼采的忠告:“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因而,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被“两只表”弄得无所适从,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个。

    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选择所爱的,爱所选择的”。

    这样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

    或许手表效应给我们一种直观的启发: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另外,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其行为将陷于混乱。

    什么是社会负责分散定律?

    --旁观者越多越不会有人见义勇为

    1964年3月,纽约昆士镇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使全美感到震惊。

    年轻的酒吧经理吉娣·格罗维斯在凌晨3点回家途中被温斯顿·莫斯雷刺死。

    使这场谋杀成为大新闻的原因是,这次谋杀共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莫斯雷刺中了她,离开几分钟后又折回来再次刺她,又离开,最后又回过头来再刺她),这期间,她反复尖叫,大声呼救,有38个人从公寓窗口听见和看到她被刺的情形。

    但没有人下来保护她,她躺在地上流血也没有人帮她,甚至都没有给警察打电话。

    当时,新闻评论人和其他学者都认为,这38个证人无动于衷的表现是现代城市人,特别是纽约人异化和不人道的证据。

    可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两位年轻社会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却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人们无动于衷,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更令人信服的解释。

    他们认为,这种现象不能仅仅归结为众人的冷酷无情,或是道德日益沦丧。

    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是不同的。

    当某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一个人能提供帮助,那么这个人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

    如果这个人见死不救,他自己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

    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分担,造成责任的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都意识不到,这就容易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一个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旁观者无动于衷。

    这种冷漠旁观的行为,可能更多的是在于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