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朱棣:朕不和亲,不割地,不称臣-《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第(2/3)页

    对白起的评价?

    曹操也是思考了片刻。

    他笑道:“这有什么好评价的,立场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不同。”

    “再说了,战国后期到秦灭六国,是华夏社会走向统一过程中的一个大动荡,大变化时期,秦汉以后实行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但是如果想实现这一政体,就必须通过战争手段,才能打破旧有的势力。”

    “也就是说,即使华夏历史上没有武安君白起这个人,依然会有其他征服者做和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类似的事情,战争以及战争所带来的伤亡,不可避免。”

    “想要以和平方式一统天下?怎么可能。”

    “我曹操现在给江东孙权写封信,告诉他为了天下一统,为了天下苍生,让他放弃抵抗,归顺于我,他会同意吗?”

    “不仅不会,孙权小儿还会破口大骂。”

    “就连他会怎么骂我曹操,我都能想象的到。”

    “所以说,只有战争,才能改变当下格局。”

    …………

    天空之中的投影在继续。

    在长平之战中,还有一位主角,那就是赵括。

    说到赵括,许多人都会说,该人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教材,从战国的长平大战到后世的华夏,他足足被人们讥讽了两千多年,被人们嘲笑了两千多年。

    事实上,这是极为不公平的。

    尤其是对一个抵死保卫自己祖国的忠勇军人。

    “这说的倒是不错,赵括此人哪怕再没用,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为了自己国家的百姓而战,单从战争胜负来看问题,实在是太过愚蠢。”

    汉武帝刘彻很赞同盘点视频上出现的话。

    难道赵括想打败仗吗?

    不,他不想。

    可战争就是这么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赵括打了败仗不假,但要知道的是,赵括是为谁而战。

    …………

    战国转折性的大战——在壮阔、血腥的长平大战,赵军统帅赵括究竟犯了那些错误,对于那可怜的四十万冤魂中,赵括又究竟该负什么责任呢?赵国又为何会失败呢?

    在视频画面中,出现了这样几个问题。

    此刻,秦始皇、李二、朱棣、刘彻、朱元璋,以及各朝各代的武官,都在思考。

    有人提问,那就必须回答啊。

    大明战神李景隆:“这还不简单吗?打仗,不就是看谁强谁弱吗?秦国强,赵国弱,所以赵国打了败仗。”

    “至于赵括,作为三军主帅,那不得承担打了败仗之后的所有后果吗?”

    “难不成让士兵去承担这个责任不成?”

    战场,真的就是看表面实力的吗?

    其实不然。

    卫青:“李景隆啊李景隆,看来你被称作是大明战神是有原因的,谁告诉你秦国强,赵国弱,秦国就能打胜仗。”

    “那当初建文帝派你统帅几十万大军出征讨伐燕王朱棣的时候,你的兵力是绝对优势,你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还有,楚汉之争中,刚开始项羽的实力和刘邦的实力作对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那为何最后是刘邦赢了呢?”

    “战场千变万化,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战场的结局不同。”

    “还好你李景隆没有出生在叫门天子朱祁镇的那个年代,否则……那般画面太美,我想都不敢想。”

    徐达:“李景隆出生在朱祁镇那个年代?强强联手,我大明怕是直接没了,也就没有了后面几代皇帝的事情了,卫青老哥想法也是够大胆,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李景隆和朱祁镇这样的两头猛虎,怎么能存在同一个时代。”

    …………

    长平大战一开始,赵军就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造成这种错误的人正是所谓的四大名将之一的上将军廉颇。

    战国时代,由于赵国的战略环境和地理环境所决定,赵国的军队擅长的是野战或者说擅长进攻,最差的就是防守作战,赵国最厉害的就是战场突击力量,比如弓箭兵、轻步兵、骑兵等,所以才在对匈奴和胡人中屡建奇功。

    而秦国最擅长的是什么呢?

    是步兵和防守。

    虽然秦国也有地理地形的优势,但是数百年来东方六国攻入秦国本土的次数,有几次呢?

    这就充分说明了问题。

    可以说赵军一开始就犯下了最大的战略性错误,尤其,在对垒中后期,秦军逐渐找到了对付赵军的骑兵的方法后,即步步为营,以壕沟、弩兵封锁的战术,赵军已经说彻底的丧失了战场中唯一的一点优势。

    而长平大战一开始,由于数战不利,赵军统帅廉颇就主动坚守,以图与秦军拼消耗,让秦军知难而退,但是谁也没预料到,秦军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干就是十四个月,长平大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也就是由突发的战役决战,演变成了双方有意识的战略决战和战略消耗战。

    你赵国和秦国正面硬碰硬,秦国大军都还会犹豫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