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取篇 第十八章 梦的分析--心理写真馆-《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


    第(1/3)页

    拾取篇    第十八章    梦的分析--心理写真馆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甚至一些动物也会做梦。

    做梦的生理原因,简单地讲,就是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

    很多人会问,人做梦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不做梦又会怎么样?

    首先,做梦有利于人体心理平衡。

    人在做梦时大脑右半球活动比较频繁,而不做梦时大脑左半球比右半球活跃。

    人在昼夜活动过程中,时而做梦时而清醒,于是,神经和心理活动得以交替调节而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所以说,做梦有利于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维持良好状态,是协调人体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其次,做梦有利于保证机体和心理健康。

    人不做梦会怎么样呢?

    有关学者曾做过一项实验:密切监视睡眠者的脑电波,一旦发现做梦的征兆,就立即将其唤醒,如此反复进行。

    结果,一段时间后,被实验者出现了一系列的生理异常,如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减弱,体温、血压、皮肤的电反应能力等明显增高。

    而且,还出现了许多不良心理反应,如紧张、易怒、焦虑、感知幻觉、记忆障碍等。

    可见,做梦有利于保证机体和心理的健康。

    最后,做梦象征大脑健康,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最近的研究证明,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思维正常的象征和需要,是大脑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

    长期不做梦,或长期噩梦连连,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睡眠定然不好,而且大脑或其他脏器可能出现了问题,需要警惕。

    解梦是算命吗?

    --梦有什么暗示

    看了上面的介绍,你大体了解了做梦的好处,但是梦的蕴涵不仅限于此。

    这就需要提及解梦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解梦就是用梦来算命,这样理解是浅层次的,会忽视梦的暗示。

    那么,梦到底有什么深层的暗示呢?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人们混沌、荒诞意识的产物,而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一种有意识的精神现象,是一种清醒状态下精神活动的延续,有利于某种愿望的实现;梦是人内心深处的心理矛盾、欲望和情绪的虚拟、象征性的反映,可以满足人在现实中无法或暂时无法满足的某种渴望,如此可以维持心理平衡,保证睡眠质量。

    弗洛伊德就曾多次以自己为对象进行梦的实验研究。

    比如,他故意吃很咸的食物、喝很少的水,在口渴的状态下入眠后他梦见自己痛饮甘泉。

    他得出结论,梦中喝水可以缓解口渴,这样他就不必非得醒来,从而保证了睡眠质量。

    再比如,他平时早睡早起,有时故意晚上工作到深夜,这样早上就会贪睡。

    结果到了早上,他梦见自己起床梳洗。

    他认为,这样自己心理上就有了交代,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睡下去。

    弗洛伊德还指出,梦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儿童的心理比较单纯,做的梦也比较简单。

    但梦的本质上都是愿望的达成,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

    弗洛伊德之后,很多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对他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梦可以预言将来。

    尽管自古至今有很多关于解梦的理论,但梦的奥秘迄今尚未被充分揭示,它仍然在吸引着许多人去探索。

    什么是预知之梦?

    --心理作用下的梦幻

    一位女士梦见自己在某商店门口遇到从前的家庭医师,而巧合的是,第二天早上她出去逛街,真的就那个商店门口遇见了他。

    她将自己的“预知之梦”告诉了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详细查问,发现这位女病人早上起床之后,并没有想起自己昨晚的梦,只是在遇到老医师之时,才认为自己昨夜曾梦到过这次相遇。

    原来这位女病人多年前在医师家里认识某位男士,两人一见钟情,一直来往了很多年。

    而就在做梦的前一天晚上,她等他到深夜,可他却没有来。

    弗洛伊德说:“我很快就了解,这个梦的意思是说:‘啊,医师,你让我想起了旧日时光,那时他多看重和我的约会,我从不会白等’。”

    上例中的女士,对旧日美好时光的熟悉感,在遇到老医师时一下子浮现,想“重温旧梦”的念头“转移”成她在梦中与老医师相遇的想法。

    什么是压抑心理的“转移”--梦里似曾相识

    除了美好时光,还有些人存在“景物”的熟悉感,即在初到某个地方时,忽然觉得那里的一草一木都“似曾相识”,好像在梦里见过。

    这也可能是另一种压抑心理的“转移”。

    一位女士12岁时发生过一件怪事,许多年来都无法忘怀。

    当年她到同学家做客,一进同学家的庭院就觉得以前曾经来过,进入客厅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但她确实未曾来过这里。

    弗洛伊德分析指出,这种“熟悉感”其实是来自另一种“熟悉感”。

    原来这位同学有个因病即将去世的弟弟,这位女士去同学家之前已经知道此事。

    而女士自己唯一的弟弟在几个月前曾患重传染病,导致她被送到远方亲戚家隔离,因而可能有过期望弟弟死亡的心理,但被压抑住了。

    在拜访同学家时,女士可能模糊地想起自己在几个月前也有类似熟悉的处境,并将这种熟悉感“转移”到同学家的庭院、客厅上。

    也就是说,在某种幽微的心理作用下,我们会觉得做过某个梦,但其实并不一定真的做过。

    潜意识有洞察力吗?

    --梦是来自潜意识

    一位先生与一位小姐经人介绍,见面相亲,彼此印象良好。

    见面后当晚,先生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位小姐和她结婚后给他戴了“绿帽子”,还独吞了他的财产,将他赶出家门。

    惊醒之后,他不停责备自己疑神疑鬼,并且努力忘掉这个梦。

    后来,他和那位小姐成为了恋人,一段时间后结婚了。

    结婚两年后,他妻子真的在外面找了个情人,还要求和他离婚,并将他赶出家门。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这个梦其实来自于这位先生潜意识的洞察力。

    他们初次见面时,先生就对这位小姐有一种水性杨花的直觉,但小姐的外在形象却又给先生留下非常良好的印象,于是他压抑了自己的“疑心”。

    可被压抑的直觉和疑心在睡梦中可以大肆活动,从而产生了这样的梦。

    上面的例子说明,有时候梦可能来自于人的潜意识的洞察力。

    而这种洞察力可能来源于生理洞察力或心理洞察力。

    什么是梦的解析?

    --披着羊皮的狼

    梦通常被认为是清白无邪的,甚至对于梦总是一翻美好的描述,什么美梦成真,梦想事成,甚至歌里唱着《梦里水乡》等等。

    但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个人无意识的外在包装,很好很美妙,但其实简单地比喻来说,梦就是披着羊皮的狼。

    或者说,梦就像是一个长相普通的女士,化好了妆再拍的漂亮写真。

    弗洛伊德还认为,梦不是偶然的,而是内心被压抑的愿望通过伪装而粉墨登场。

    这种内心被压抑的愿望通常在人的潜意识范围内,而潜意识好比“情感垃圾站”。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你的意识把那些不符合现实原则和不被道德意识允识的本能或者一些非理性的欲望都投进了潜意识的“情感垃圾站”。

    当你在睡梦过程中,你的意识箱盖力量减弱了很多,这些“情感垃圾站”的潜意识便活跃了起来。

    而梦的解析就是要尽可能地将原始的无意识脱离出来的过程。

    在心理电影《最后的分析》中,病人通常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放松的状态,然后让病人听见一句话,让他产生联想,然后说出浮在心头上的任何想法或感觉,而精神分析师则记录下这些联想内容,然后经过分析,就能从中发现致病的潜在原因。

    这就是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法。

    在对梦的分析过程中,病人把梦境中的事情作用最初的刺激,然后运用自由联想法探索梦的潜在意义。

    不祥之梦有什么负面影响?

    --另一种自我兑现

    一位先生要发奖金了,很高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