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 第十四章 个体与社会--我不是个孤立的岛-《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


    第(1/3)页

    生活篇    第十四章    个体与社会--我不是个孤立的岛

    在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不论是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还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每一场世界性灾难发生后,总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没有“他们的”,只有“我们的”,因为我们都是共同的地球人。

    人们传达着爱心,一种出于人类悲悯同胞的天性。

    在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惟有跨越狭隘疆界的爱,才能给在天灾面前显得渺小与脆弱的人类以尊严和生的希望。

    看到新闻报道那些不断刷新的死亡和失踪数字,我们会叹息,会落泪,会追思。

    这些超越国度、种族、阶层、文化、利益的情感层面的“感同身受”让人心震撼,也让“公民社会”、“世界公民”多了一份责任感。

    或许你和笔者一样的奇怪,为什么人们彼此伤害,又彼此帮助?

    是什么引起了那些社会冲突,又是什么让那些紧握的拳头变成彼此援助的双手?

    作家海明威曾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立的岛屿。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虽然看起来每个人是自由来往的,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我们是社会的一个支体,虽然从表面上看座孤立的岛屿,但是海平面下的陆地是相连的。

    我是谁?

    --最难“认识”的自己

    从前,有个里长押送一个犯罪和尚去边疆服役。

    这个里长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好。

    每天早晨上路前,都要把重要的东西清点一遍。

    他先摸摸包袱,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然后又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确定和尚在,最后摸摸自己的脑袋:“我也在。”

    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

    有一天,狡猾的和尚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办法。

    晚上他们客栈里吃饭时,和尚把里长灌醉了,然后找了把剃刀,把里长的头发剃光了,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里长身上,就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里长醒了,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

    他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

    里长大惊失色;但他忽然看见镜子里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噢,和尚还在。”

    可是忽然又恐慌起来:“那么我哪儿去了呢?”

    这是个笑话,用来比喻人们有时候对自己不能有清醒的认识。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不断地问自己。

    然而到如今人们都没有得出满意的答案。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

    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像老子说的:“知己者强。”

    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他知道怎样扬长避短,以及怎样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那么人应该怎样真正认识自己呢?

    这就需要经常的仔细的反省,而不能受外界环境的左右。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指的就是靠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

    别人的意见不是不能听,恰恰有时旁观着清,当局者迷,但是在听完别人的意见后,一定要进行自己的分析,也就是说,你永远不能把自己的脑子交给别人,永远要保持自己的清醒的独立的判断。

    安全感和什么成正比?

    --朋友的多少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聘请了一些女大学生来参加实验。

    沙赫特把被试者分为两组,给两组被试者分别不同的实验用语。

    对第一组,沙赫特想唤起她们高度的恐惧感,便对她们说她们可能受到相当强烈的电击,可能很痛苦甚至遭受伤害,但保证不是永久的伤害。

    对第二组,沙赫特只想唤起她们较小的恐惧感,因而沙赫特告诉被试者说她们将受到电击,但是受到的电击电流很小,只是感觉有点发痒或震颤,一点不舒服感而已。

    结果测量发现,不同的引导语引发了被试者不同程度的恐惧:第一组被唤起了高恐惧感,第二组被唤起了低恐惧感。

    在测量了恐惧唤起的程度后,沙赫特假装调试设备,告诉被试者让她们在休息室休息。

    期间,她们可以自由决定独自等待还是和他人一起等待。

    第一组感到更多恐惧的被试者60%以上都做出了与别人一起等待的选择。

    而第二组,没怎么感到恐惧心理的被试者大部份愿意自己独自等待。

    实验结果如沙赫特所预料的那样,高度恐惧的被试者比低度恐惧的被试者更希望和其他人一起等待实验的开始,即更加合群。

    并且被试者的恐惧越深,合群倾向就越强。

    人越感到不安,想要和别人在一起的动机越强烈。

    所以,恐怖电影里越是面临生死抉择的紧急关头,越是有爱情故事的出现,而看恐怖电影的人,也容易抱成一团。

    与社会协调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人际、环境、情境

    社会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较强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

    能够正确对待、处理和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这是衡量和判断社会协调性的关键和核心因素,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较强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

    为了某种需要,任何一个心理健康者,尤其是青年人,应该具备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较强的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

    一般地,情境是指个人行为所发生的现实环境与氛围,分狭义情境和广义情境两种。

    狭义情境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发生的场所、氛围,交涉对象的态度、情绪等,如考核、演讲、比武等场合;广义情境是指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国际形势等。

    狭义的情境受广义情境所影响和制约。

    心理健康者能够在不同时空和各种情境中保持自己的心理状态平衡,并充分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和优势。

    什么是众从心理?

    --多数听从少数的现象

    1966年,法国社会心理学家s.莫斯科维克最早注意到群体中存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影响,认为社会影响一方面是少数人听从多数人意见,另一方面也存在多数人听从少数人意见。

    为此,他与他的同事对众从行为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

    实验程序是这样的,给参与实验者呈现一个清晰的物理刺激,并做出正确判断。

    其中假被试者有2名,而真被试者有4名。

    然后在一个简单的颜色知觉作业中,要求他们判断仅因发光亮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的蓝色幻灯片的颜色,两个假被试者首先回答,每次均故意出错,说幻灯片是“绿色的”,结果,其他真被试者中有8.4%回答幻灯片是“绿色的”,32%的真被试者报告说至少有一次看到了“绿色的”幻灯片。

    群体中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现象。

    当群体中有少数人意见保持一致,并坚持自己观点的情况时,多数人可能会怀疑自己的立场是否正确,在思想上动摇不定,一部分人首先转变态度,倾向于少数人的意见,然后多数派内部思想瓦解,越来越多的人转变立场,开始听从少数派的意见,使少数派在群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

    --社会懈怠现象

    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都听说过“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三个可怜的和尚,成了大家讽刺的对象。

    但事实上,这种人性的弱点,岂止我们仨,天底下像他们一样的‘和尚’也不在少数,因为这其中有社会懈怠现象!

    心理学家ringelman是最早发现社会懈怠现象的。

    他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他们的拉力。

    第一次让每个工人单独拉绳子;第二次让三个人一起拉;第三次让八个人一起拉。

    原以为拉力会随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但结果却发现,单独拉绳的人均拉力是63公斤;三个人拉的人均拉力是53公斤;而八个人拉的人均拉力是31公斤,不到单独拉时的一半。

    面对确确实实存在的社会懈怠,心理学家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出现的原因。

    有人认为当团体成员一同完成任务时,个人认为自己的努力被淹没在了团体当中,因此责任感降低,从而努力水平降低;也有人认为,个人的业绩是受外人影响的,当单个人完成任务时,他是众人的“焦点”,在压力作用下会更加努力,而与大家一起完成任务时,外人的注意力会分散到不同的成员身上,每一个人感受到的压力减小,努力的水平也就下降;还有人认为,团体中的每个人都在怀疑自己的合作伙伴可能并不像自己这么卖力,所以自己也没有必要很努力了……

    虽然各家说法纷纭,但是,大家对消除社会懈怠现象却有着比较一致的观点,那就是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更多的价值和责任。

    如果你将来有可能成为一个管理者,有效地克服员工的社会懈怠恐怕是对自己的很大挑战,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为什么三人成虎?

    --曾参真的杀了人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也叫曾参。

    因这个曾参在外乡杀了人,一时间曾参杀了人的消息便席卷了整个费邑。

    曾家的一个邻居就对曾母说,说目击者在案发后得凶手就是曾参呢。

    曾母不太相信,自己家的儿子还不了解嘛,何况还是孔子的弟子呢。

    随后,又有一个人向曾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

    曾参的母亲依旧不太相信,但是心里有点动摇了。

    又过了一会,第三个向曾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现在已经被官兵抓起来了。

    听到这的时候,曾母已经相信事情是真的了。

    邻居们劝她赶快逃跑,免得因受牵连被抓。

    这时,曾参回来了,一番解释才明白事情的真相,那个杀人的人只是一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就发现了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并在实验当中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什么是从众心理?

    --“随大流”的倾向

    这样的事情你是否遇到过:四个人一起去吃午饭,你看着菜单,小声嘟囔着:“今天吃什么呢?

    来一份炸酱面吧!”

    这时同伴中的一个人说:“我要一份牛肉面。”

    接下来其他两个人也都附和说:“那就吃牛肉面吧!挺香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也会说:“那我也和你们一样吧。”

    这种“随大流”的现象,恐怕在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吧。

    人们都知道“我行我素”这句成语,而在现实中,却很难做到这么“潇洒”。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不是自己喜欢怎样便怎样,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在大多数时候,人们要看多数人是怎样做的,自己才怎样做。

    在心理学上,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从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做“从众”。

    用我们平常的话来说,就是“随大流”。

    生活中顺应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所谓“入乡随俗”,以及在吃喝、穿戴、娱乐上赶时髦,追新潮等,都是从众的表现。

    如何巧用从众心理?

    --聪明的服务员

    正如上问所说,每个人都有随大流的倾向,然而也不可否认,众人有很多时候的确是对的。

    但实际上众人并不总是可靠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