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人在商店门口看见“长龙”,不由分说便排到了队尾,然后才问:“这里是卖什么的?” 有人在马路上看见围观的人群,不管自己有事没事也要挤过去看一看。 还有的时候,众人是错误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真理在少数人手里”的情况。 在这种时候,往往由于从众心理,少数正确的人也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遵从众人。 有的人懂得巧妙地利用从众心理。 美国某餐厅有两位服务员小姐,一位叫梅莉,一位叫珍妮。 她们为了促使客人支付小费,都事先在各自收取小费的盘子里放了一枚硬币。 不过,梅莉放的是10分的,珍妮放的是25分的。 结果,两个小时以后,梅莉收到的小费,都是10分的硬币,而珍妮收到的却都是25分的。 这是因为客人想支付小费的时候,大多拿不准以多少为宜,就需要以别人的做法为自己的标准。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乐于助人是人类的天性 一位富商死了,他的灵魂想要上天堂。 上帝就问他:“你认为你有什么资格进天堂? 你曾经做过什么好事吗?” 富商很理所当然地回答说:“我曾经掉了十块钱,滚落在乞丐的帽子里,我并没有向他讨回,这也算是一项善举吧!” 上帝又问:“只有这一件吗?” 富商赶紧回答说:“不!还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个老太婆快饿昏了,我就给她二十块钱!” 上帝回头问问天使:“这两件事是否有在记录中?” 天使回答说有,富商点点头,满脸期待的望着上帝说:“现在,我可以进天堂了吧!” 上帝摇摇头,对天使说:“我们还他三十元,让他滚回地狱去吧!” 不论富翁当初的动机如何,他把钱送给了乞丐和老太婆的举动,都属于一种亲社会行为,只是这种亲社会行为有着太多利己的痕迹,更像是一项投资举动。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 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亲社会行为不仅使我们能够获得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奖励,而且能够避免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惩罚。 这会促使人们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并有助于人们从友谊中获取很多的快乐。 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利他、利己、集体、规则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心理学家给出了如下四个方面的解释: 利他主义:纯粹为了使他人获益,个体在做这种亲社会行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个人的安全和利益。 利己中心: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某些人之所以帮助他人,是为了得到回报和报酬。 集体主义:为了有利于某一特定群体--人们可能会做一些帮助性行为来改善家庭、妇女联合会、政党等的处境。 规则主义:支持道德原则:有些人做亲社会行为是因为遵循宗教或习俗的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e威尔逊认为,亲社会行为倾向源于动物的遗传本能,亲社会行为在动物身上有很多体现,在蜜蜂中,工蜂会用叮的办法攻击入侵者,当它叮了入侵者以后,螫针就留在入侵者身上,这样叮入侵者的工蜂就死掉了。 这说明,工蜂虽然死了,但它却增加了峰群生存的机会。 威尔逊同样认为,亲社会行为也是“人类本性”天生的部分,在我们的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无须学习的。 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亲社会行为导致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互帮互助的现象,这对于维护与促进整个人类世界的稳定与繁荣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当一个地方遭遇自然灾害后,国际上很多国家的志愿者都奔赴那里,去帮助那些身处苦境的人,哪怕自己的利益会遭受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什么是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 --场化效应 有这样一则笑话: 空中小姐在飞机上递了一杯酒给牧师。 “现在离地面多高?” 牧师问道。 “二万英尺。” “我看我还是不喝的好……因为这儿离我们总部太近了!” 牧师所谓的总部就是某个可以让人产生信仰的神圣之地天堂,当接近“总部”后,牧师自觉地按照“总部”的规则拒绝杯中之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便是心理学中的“场化效应”。 所谓的场化效应就是由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一个个体本来不具备某些个性特征,但是一旦进入某个群体后,便会被这个群体所产生的心理场所磁化,从而产生某些自身不具备的个性特征行为与情绪。 比如,有的人本来对赌博并不感兴趣,但是当置身于赌场时,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赌博人群;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可是当参加一个气氛比较热烈的演唱会时,也会像那些疯狂的歌迷一样,与他们一起呼叫、高喊。 产生场化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模仿、从众,不一而足 集体意向说。 它认为群体心理场能产生一致性的集体意向,这种集体意向是一种从许多人的潜意识中发展而来的。 该理论认为,群体中的人,似乎都有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他们接受社会传染,并模仿他人行动,也易于受到催眠的暗示。 精神感应说。 它认为同一群体的人,集中注意于同一个对象,很可能产生同样的情绪,以致共同做出出格的举动。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在群体中的行为比较安全,不怕受到惩处,当然,人们也往往认为群体的要求总是对的。 模仿说。 这种理论认为,群体中的情感或行为是从一个参与者传到另一个参与者,其实质是模仿。 社会学家布鲁迈是这一理论解释的提出者,他对社会传染进行研究后,指出:“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他们中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动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 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一行为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也就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有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 循环反应说。 它认为主要是循环反应过程导致了“场化效应”,在这个过程中,情绪和行为在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传染,导致大家趋同一致化。 比如,在一次演出中,只要有一个人喝倒彩扔东西,便会导致更多的观众喝倒彩扔东西,行为从个人波及到群体。 责任扩散说。 它认为置身于群体之中,个人分摊到的行为责任很小,因此一些平时胆小、怕事、保守的人便会做一些一个人不敢做的事。 从众说。 它认为群体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压力,如果个体不按群体规范行事,便可能被群体其他人员冷落、责难、孤立,为了避免这些恶性境遇,个体便会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举动。 为什么会有“猪孩”? --环境与模仿 据报道,曾有一个“猪孩”王显凤,1974年12月23日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一个农村家庭。 母亲早年患大脑炎而痴呆;父亲是个聋哑人。 王显凤从小没得到好好照顾,成天饥一顿饱一顿。 后来有一回为了找吃的,她爬到一窝刚出生不久的猪崽中间,本能地像小猪崽一样拱在母猪肚子下吃起了奶。 老母猪似乎也不讨厌这个小孩,就这样,王显凤开始了与猪为伴的生活。 她成天与猪为伴,终日与猪为友,看到的是猪的样子,听到的是猪的声音,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行为自然也是模仿猪的行为。 到了11岁时,虽然在身体发育上和正常儿童一样,但经过智力测量,她的智商相当于3岁的小孩。 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动物学家、习性学创始人康拉德·劳伦兹,对鹅进行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实验。 他将鹅生的蛋分作两组孵化:一组由母鹅孵化,雏鹅出世后最先看到的活动物是它们的母亲,结果母亲走到哪儿,它们就跟到那儿;另一组由人工孵化器孵化,雏鹅出世后它们最先看到劳伦兹本人,于是劳伦兹走到哪儿,小鹅跟到哪儿,小鹅把劳伦兹当作“妈妈”了。 随后,劳伦兹还把两群小鹅扣在一只箱子里,让母鹅就在不远处。 当劳伦兹把箱子提起后,受惊的小鹅朝两个方向跑去:记住母亲的那些小鹅朝母鹅跑去,记住劳伦兹的朝劳伦兹跑来。 这就是著名的印随学习,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在动物或人出生后,在特定的敏感期受到什么样早期的学习方式很重要。 2012年世界真的毁灭吗? --预言与认知 2009年底一部美国电影《2012》公映了,这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片,讲述了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和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 从而也掀起了关于是否有世界末日的大讨论,甚至牵涉到宗教与信仰的浪潮。 先不论这个电影中说的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是否属实,且听一个故事。 1954年9月,一个笔名叫玛丽安的家庭主妇在美国的一份报纸上宣称,12月21日整个北半球将受到大洪水淹没,除了少数有信仰的人之外,其他的都被淹死。 到了12月21日时,所谓的信仰者的飞船没来,洪水也没来。 而她又对外宣称,是由于信徒们的善良和忠诚感动了上帝,上帝决定不再降临灾难了。 听到这个信息后,信徒们出现两种反应:一种是原本将信将疑的人,根本无法承受自己信仰的失败;另一种是信仰坚定的信徒则更加死心塌地信仰着玛丽安传达的真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由此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爱夸夸其谈,但你依旧恭维他;或者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烟瘾,但你的好友递给你香烟时,你又抽了,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什么是传播扭曲? --流言蜚语 央视某娱乐节目曾做过这么一个游戏:让几个人站成一排,甲向乙耳语一句话,乙再传给丙,丙传给丁,丁再传给戊,最后,让戊说出是什么事。 结果戊说出的话与甲的原话大相径庭,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完全变了样,令观众捧腹大笑。 这个游戏说明了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经常会被层层扭曲,甚至最后面目全非(而且多是夸张、增值而非缩小、减值的)。 这种现象叫做“传播扭曲”。 所谓的流言就往往是“传播扭曲”的结果。 流言是人们相互传播的提不出任何可信依据的消息。 流言本身并不一定怀有恶意,其不确定性往往是无意讹传所致。 有的流言的后果可能很恶劣,比如引起社会混乱或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等。 流言传播的特点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玄,一直传播到面目全非。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根据个人的经验减去一些内容,有的则增加一些内容,这种加墨润色使流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 古人说:“谣言止于智者。” 既然我们知道了传播扭曲的危害,我们就要尽量避免小道消息的干扰,要学会冷静地分析判断问题。 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什么是社会促进? --一起做简单的事会提高个人效率 1897年,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观察发现,自行车比赛时,多人同时比赛要比一个人单独计时比赛成绩更好。 受到这种现象的启发,他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儿童绕钓鱼线,越快越好。 结果发现,跟大家一起绕的儿童比单独绕的儿童速度更快。 后来,更多的心理学家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就把他人在场(比赛伙伴或观看者)引起的个体活动中效率相应提高的现象,叫做社会促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