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生活篇 第十三章 成长与发展--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 香港演员刘德华从十几岁演到八十几岁的电影《童梦奇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光仔的母亲自杀后,光仔成天闷闷不乐,不喜欢呆在家里。 最难过的是妈妈去世后,光仔再也没有长高,而他一直把这件事归咎于爸爸与新妈妈的错。 他千方百计地“离家出走”,并希望能快快长大,他一心想长大的想法一直在脑海中徘徊,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园里遇上了一个捡破烂的老头。 那个老头有一种神奇的可快速成长的药水--能让人在一夜间变成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光仔便设计偷了过来。 光仔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可以长大的理想,但药水的作用使他一直不停地猛长,每天变老10岁,因此在短短一个星期内他就成了83岁的老爷爷。 刚开始,光仔还决心追求他的梦中情人、他的老师,而当他的生长速度变得超快后,他只能放弃了。 这时他才得知不能去寻找解药了,不过他也明白了自己在家人心中是多么重要。 很多影片都有一夜长大的情节,也许每个孩子儿时都有这样的童梦吧,就像哆啦a梦的一扇任意门,可以随便穿越时空到哪里去。 但是每个人在每个人生阶段看生活和世界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人的一生是不可逆的过程,但每一站都有每一站的精彩,正如在该电影中冯小刚客串的操着北京话的流浪教授说的那句话一样: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en,1902~1994)认为人的一生需要经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 他的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它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在最初的几年就已经形成了,关于这一点,与中国老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思想基本一致。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时期的儿童掌握了爬、走、说话等技能。 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 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这时期的幼儿如果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反之,如果受到讥笑,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 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接受训练、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使得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处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与冲突感到困扰和混乱。 因而,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个体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 具有自我牺牲或损失,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反之将产生孤独感。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人的体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个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 婴儿有哪些心理特点? 婴儿期是指人从出生到一岁的时期。 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以保证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 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不完善,兴奋特别容易扩散,故婴儿易激动。 出生后两周左右,随着脑的不断发育,新生儿出现明显的条件反射。 出生两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婴儿就露出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婴儿就会哭闹。 因此,这一时期父母应经常和婴儿交流,多给予关心、照顾和抚爱,提供适当的玩具和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积极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 出生4个月后,婴儿就开始能够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 并会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兴奋地咿呀起来;5~6个月婴儿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出现了短暂记忆的表现;7~8个月起,婴儿逐渐能够将某些词的声音与相应的实物或动作联系起来;10~11个月起,婴儿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模仿成人说话,词开始成为信号。 所以,这个时期成人在与儿童接触时应尽可能不断地给予儿童语言刺激,尽快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 婴儿妈妈如何避免误区? 不要对婴儿忽冷忽热。 忽冷忽热的妈妈,往往在婴儿不断哭闹的情况下才给予食物和呵护,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于是婴儿害怕被遗弃,总是想努力哭闹,以吸引妈妈的注意,逐渐形成了依恋心理。 依恋儿成年结婚后,强烈的依恋倾向便会倾泻到配偶身上:占有欲极强,要求配偶时时刻刻关注自己,无休止地需要亲密;对配偶爱恨并存、怨气冲天;总在埋怨对方辜负了自己的爱,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迫使对方关心自己;他们嫉妒、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就是不信任;不能忍受被忽视,害怕被遗弃。 这样的夫妻生活不会幸福。 不要对婴儿持续冷漠。 如果不幸降生到冷漠妈妈身边,婴儿对享受妈妈呵护的渴望就会变成失望和痛苦,逐渐形成了回避亲密接触的自我保护方式。 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什么吃什么,没有更多要求,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 这样的婴儿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妈妈或许还会为孩子早早表现出的“独立性”而骄傲呢。 可是,当孩子长大成人,这种“独立性”便会发展成孤独型人格。 他们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面无表情、性格冷漠甚至冷酷,没有情趣。 恋爱的时候,刚开始可能表现出一些热情,但是亲密关系确立后,因为恐惧亲近,他们又会冷漠和退缩。 他们较少物质需要,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业上往往很成功,可是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始终挥之不去。 婴儿的动作有什么发展规律?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具体表现为: 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例如,手指的抓握动作已经能从一把抓发展到能用两个手指来捏事物等。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同时具有三种原则: (1)头尾原则,就是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 (2)近远原则,就是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3)大小原则,就是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动作发展。 婴儿的感知觉发展有什么特点? 人的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和空间知觉。 视觉的发展特点:具备了一定的视觉技能,如视觉集中、视觉追踪运动、颜色视觉和对光的觉察等。 例如,出生12-48小时的新生儿有3/4可以追视移动的红环。 听觉的发展特点:婴儿从外部环境间获取信息,并开始适应环境,包括听觉辨别能力、对语音和音乐的感知力和视听协调能力等。 例如,婴儿对母亲的声音尤为偏爱。 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比如能以面部表情对酸甜苦辣做出反应;表现对母亲气味的偏爱以及有痛觉反应,对水温的感觉等。 空间知觉发展的特点:婴儿期开始对形状、深度、方位都有知觉。 例如,3岁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到8岁能以他人或物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婴儿的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 依照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婴儿期的思维处在感知运动阶段。 这个阶段典型的特征就是直觉行动思维,简单地说就是指婴儿的思维依靠动作进行,离开动作就离开思考活动。 婴儿期的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表现在: 直观性和行动性。 动作是思维的起点,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间接性和概括性。 对遇到类似的情境与事物可采取同样的行动。 狭隘性。 思维活动仅限于与动作有联系的范围,思维内容也狭隘。 缺乏对行动结果的计划性和预知性。 婴儿的情绪发展有什么特点? 人类天生就具有对情绪的反应能力,例如,或哭,或笑,或闹,或静。 婴儿的这种情绪反应是先天遗传的本能,也是最初的原始情绪反应。 这里主要讲述婴儿的三种基本情绪:笑、哭和恐惧。 笑的发展。 0-5周的婴儿的笑的反应是一种自发性的微笑,也是反射性的一种微笑;5周至4个月时期的婴儿的笑是无选择性的社会性的微笑,对熟悉或陌生的人都报以微笑;4个月后,婴儿的笑是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对熟悉的人比对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 哭的发展。 婴儿的哭是一种不愉快情绪或生理需求的消极反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