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三省-《四合院:从聋老太太开始》
第(2/3)页
再有的就是国家各个机关的工作人员,京都嘛,一个国家的政至中心,全国各地的发展、规划、总结都是由此开始,又到此总结,所以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那是真的多。
他们和婶子这类的街道工作人员可不是一回事,虽然同在京都生活办公,大家也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但是一个属于地方,一个归属中央。
至于哪个工作好,那就看个人理想是什么了,分具体的情况,各有各的好处吧。
但是要问小卫的话,他还是觉得婶子的位置比较好,虽然很多时候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很累,但不像一些地方那么复杂,至于前途,他们家在这方面还都算比较佛,知足者常乐嘛。
其余的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方队,像是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组成的,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研究所、实验室还有大学。
文艺工作者组成的表演方队,这里面其实很多人都不是职业的从事文艺工作的,只要有才艺的都可以上。
就像是街道里面的组织的才艺表演之类,踩高跷、扭秧歌、敲锣打鼓都能算的上,其实算了一下,这一批的人数也挺多,只不过没有组织到一起,分布的比较零散,不是很显眼。
这些不同的方队也有着自己各自的特色,拿工人方队来说,口号就是“向国际水平进军”之类的,这些人身着的衣服也最为整齐,清一色蓝色工装,而且来自不同工厂的工人们还带着自己工厂生产的工业产品。
嗯,大部分是模型,比如说生产火车头的,总不能把火车头给弄到这里扛着走吧,还有无轨电车,这玩意在这边也开不了啊,抬的话更别说了,不现实,所以带来的都是模型。
不过做的很真,大小好像也是一比一仿制的,下面装着轱辘,做成了类似花车的样子。
也有把实物给带过来的,就比如说周叔他们单位,一个厂房还没建成的农机厂,都开了20辆手扶过来,每台手扶还都装上了车厢和收割设备,这样更加显眼,在一众重工大厂中狠狠的露了一把脸。
倒也不光是他们那个农机厂把机器带来了,庆祝游行当中最多的就是拖拉机和相关的改进型号,不要说还不能正式生产啥的,这不是快了嘛,而且改进生产也是生产,就像是那些被人群围着的牵引式联合收割机、推土机和挖掘机。
要说现在的各种工程机械和农机都带着拖拉机的影子,基本上都是以拖拉机为地盘打造的。
在小卫前世,因为地理原因和制度方面的因素,大众接触最多的还是小手扶,都以为拖拉机是“突突突突”的小单缸,但实际上大部分拖机的发动机其实都是多缸的,而且马力一个比一个大。
就像是大街上正驶过去的那台煤都生产的挖机,认真来说这东西其实应该算是铲机,因为它是正挖而不是倒挖的。
结构上也比较简单,就是加大加强了拖机的底盘,再在前加上一个吊臂,传动方式也是滑轮,简单来说就是杠杆、滑轮还有钢索组成的一个省力装置,结构和以后的矿用电铲差不多,不过这个还很简陋,连回转装置都没有。
至于以后常见的液压结构的挖机,现在有倒是有了,但是应该还没大规模普及,至少他没在国内见过,可能是有技术、成本还有耐用性各方面的原因吧,虽然他不是很懂,但是液压装置怎么看也比滑轮杠杆装置高大上。
细说起来,在现场上的这些工业产品,大部分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基本都是来自于东三省。
无论是汽车、拖机还是蒸汽火车头,甚至是之前的各种火炮和没有机会出场的喷气机,十有八九都来自于东三省,可以说现在的东三省占据了高端重工的半壁江山。
就像“共禾国长子”,这个是非常牛逼的称号,它是来形容谁的呢?第一个就是冰城,因为这是第一个打下来的大型城市。
第二个来说就是阳沈,别说别的,援助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有六个都在阳沈,看着不多,但是都很重要,飞机、工业母机,这些是不能按数量来算的。
至于第三个,也是最广为他前世大部分人所知的,那就是才生产出“解放”汽车的一汽的,至于为什么会广为大家所知,嗯,这是个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