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 万户改革 (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2/3)页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自己认为的千载难逢良机,会被也先化解的如此漂亮,根本就没有按照历史的走向发展!

    其实会出现变化,沉忆辰已经隐约有了预感,原因就在于随着自己打赢京师守卫战,并且开疆辟土把漠南蒙古纳入汉地,同样给了天圣汗也先很大的危机感。

    要知道危机感这种东西,就如同古人言的“忘战必危”那样,并不是一件坏事。

    大明军队的施压,导致也先没有完全如同历史上那样荒淫,始终还是保持着一定理智跟底线。正因如此他才能得到怯薛军的信任跟忠诚,打赢了这场本应该失败的内战!

    “真不愧是踩着黄金家族尸体封汗的也先。”

    看完手中的军报,沉忆辰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此刻他心情十分复杂,理论上来说也先达成“不破不立”的成就,对于大明来说是个坏消息。

    但作为多年的敌人,沉忆辰更期望能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击败这个草原不世枭雄,而不是从一封奏章的文字中,得知他屈辱的死在了蒙古内战中。

    高手很多时候是寂寞的,战胜也先征服蒙古,同样是激励着沉忆辰砥砺前行的目标之一。

    “确实如此,谁能想到也先这都能反杀阿剌知院,还顺带剿灭了蒙古诸部的山头林立。只不过以后我们大明要面对的,将是一个更加强大的蒙古汗国了。”

    这份军情是赵鸿杰亲自送来的,毕竟上次蒙古内战的情报消息过于简洁,沉忆辰特地交代过要增派锦衣卫跟夜不收,探查蒙古汗国内部消息。

    身为大明情报头子,赵鸿杰这些年没少关注也先,他没有沉忆辰这样的上帝视角,不过了解越深就越能感受到此人的强悍能力。

    哪怕身为敌人,赵鸿杰有些时候都忍不住敬佩也先,特别是这次完美打了场翻身仗。

    “无妨,孟子就曾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强大的蒙古汗国存在,某种意义上对大明同样是一种警醒,避免过早的内部腐化堕落。”

    “另外这个世界上面,蒙古汗国还不是最强大的,更远的西方许多国度已经开始展露头角。”

    “如果连一个区区鞑虏都无法战胜,大明还如何远征四海?”

    此时的欧洲已经处于文艺复兴的爆发期,按照历史进程他们将很快进入大航海时代,未来将在大明的海域见到这群金发碧眼的异乡人,亦或者称之为“红夷”。

    不过大明的舰队已经更早的开始启航,水师都督李瓒早在景泰三年末,就已经率领着下番舰队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并且这次与永乐朝时期的单纯探索不同,舰队的后面还跟随着大批远洋贸易商船,以及江南大户组织的探险队。

    “圈地运动”律令的颁布,不仅仅适用于麓川地区,沉忆辰还把他扩大到了大明州府意外的地区。相比较鸟不拉屎,充斥着瘴气毒虫的西南缅北地区,很明显东南亚那一块的土地更为肥沃移居。

    只是想要圈地东南亚的难度,大航海运动没有兴起之前,要远远大于有南征军庇护以及朝廷扶植的麓川。但这些困难对于普通人来说如同天堑,对于江南望族大户来说,他们有足够的财力物力组织舰队出海。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获取,别说是东南亚,就算是美洲地区被江南大户得知,恐怕都敢派人探探路。海禁的开放,致使利益开始驱动资本主义萌芽,文明进程这点上面大明不慢于西方。

    说不定双方的船队,将很快在中亚等地区碰面,欧洲小帆船将直面东方的宝船巨舰!

    “向北,你还真是信心十足。”

    赵鸿杰有些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怎么感觉这件事情到了沉忆辰嘴中,就跟发生了一件好事差不多。

    “当然,我可是大明首辅,要是连我都没有必胜的信心,整个大明谁有?”

    沉忆辰笑着回了一句,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中书舍人赵然元来到了门外请示道:“宫保,工部徐侍郎治水回京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