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 大手笔 (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3/3)页

    米粮这种东西存储的时间有限,意识到囤积拉升粮价无望后,会昌伯等人定然会把手中的存粮出售,那么沉忆辰刚好可以低价全盘收购回来。

    这点操作说穿了就跟后世庄家操控炒股类似,高价抛售低价回收,钱也赚了米粮也赚了,相当于沉忆辰赢两回。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这是沉忆辰一直以来贯彻的方针,包括治水督军皆是如此,步入正轨后就绝不过多干涉。

    金廉掌管钱粮的本事天下无双,再加上本身就是户部尚书,这批巨额米粮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处置分配。另外既然选择求助于对方,那么就要做到绝对的信任,抠抠搜搜同样不是沉忆辰的风格。

    “四百万石米粮交给本官全权处置,沉中堂真是好大的手笔。”

    金廉用着玩味语气说出这句话,内心里面实则有着一种感动跟钦佩。

    毕竟四百万石米粮,不仅仅代表着巨额的财富,还意味着赈灾济民功劳跟日后的一份战功。难怪沉忆辰能年少居高位,出镇地方很快就能获得拥护跟效忠,这份豪迈跟大气多少老臣都不及分毫。

    “不仅仅是四百万石米粮,我还将捐献纹银两百万两,用于南征军的开拔以及春耕的青苗贷,此事恐怕依旧得托大司徒多多费心。”

    沉忆辰通过这一波大肆出售米粮,大概从会昌伯孙忠那里赚了两百多万两纹银。除开回购的成本,至少能结余两百万两出来,可能还不止这个数目。

    反正这笔钱是白赚的,如今的沉忆辰不敢说富可敌国,至少这辈子不需要考虑什么钱财方面的问题。现在该履行与靖远伯王骥跟皇帝之间的承诺,拿出南征军开拔的饷银,尽快南下征讨麓川叛臣。

    至于青苗贷,其实就是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改良,灾荒之年由朝廷平价借贷给农民贷款,帮助他们完成春耕这段困难时期,避免向地主乡绅借高利贷,从而阻止或者说减缓土地兼并。

    “南征军开拔?”

    金廉敏锐的抓住了沉忆辰言语中的关键点,靖远伯王骥可是太上皇在京师的最大兵马倚仗,他要是率领南征军开拔,朝廷政治格局将发生巨变。

    更让金廉无法想象的是,沉忆辰到底怎么说动靖远伯王骥,率领南征军开拔的?

    “没错,只要饷银到位,靖远伯不日将率领南征军再度重返麓川,镇压南疆不臣之人。”

    “至于具体信息,还望大司徒恕本阁部不能相告,同时还请大司徒暂且保密,此事还需要陛下正式下旨公布。”

    沉忆辰话说到这份上,金廉自然明白背后存在着巨大的政治妥协,无法现在就告诉自己。

    “沉中堂,难道你就不怕本官把此事给泄露出去吗?”

    “你会吗,大司徒。”

    “说不准。”

    这个回答让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笑声落下,金廉脸上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只见他朝着沉忆辰拱手道:“不管沉中堂你到底想要什么,但这四百万石米粮跟两百万两纹银,将拯救无数百姓苍生。”

    “本官身为户部尚书,替受灾百姓跟边关将士向沉中堂道一声谢,此乃家国之幸!”

    /132/132655/3203312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