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兄弟联手 (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2/3)页

    虽然谈妥了靖远伯王骥永镇一方的条件,但是开放海禁以及开启大明的航海时代,依旧彰显着阻力重重。要知道这仅仅还是景泰帝朱祁玉的不感兴趣,相比较起来满朝文武这关更难过去,他们更加的保守以及漕运关乎到各方利益。

    海禁这个局,沉忆辰感觉自己权倾朝野之前,恐怕很难凭借一己之力推行下去。

    回家还了一身常服,然后与妻子陈青桐闲聊几句后,沉忆辰便起身来到了大公子朱仪的院中。

    正旦朝会上二公子朱佶通敌叛国的事情曝光,景泰帝朱祁玉考虑到朝中勋戚集团的影响,虽然没有继续趁此机会削弱打压成国公一脉,但是晋升为都督同知的朱仪,依旧处于一种闲赋在家的状态,并没有继续掌控实权。

    朝堂这个名利场,人走很容易就茶凉。一朝天子一朝臣,成国公朱勇积攒的威望,不可能无限度的消耗下去,以往朝中勋戚大臣给面子,在于朱仪才华出众,让人看到复爵的希望。

    现在就连嫡长子朱仪本身,都被边缘化排挤出了权力中心,成国公府这块招牌可能撑不住多久了。

    “向北你主动过来拜访,真是稀客。”

    望着沉忆辰出现在自己的院中,朱仪着实有些意外,一向云澹风轻的语气都不由惊讶几分。

    “冒昧打扰,还请大公子勿见怪。”

    沉忆辰客气的拱了拱手,哪怕双方某种意义上有了生死之交,更是紧密成为了利益共同体,他依旧保持着客套的礼数。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多年来你第一次到我院中。”

    “是啊,第一次来。”

    乙丑科会试沉忆辰入住成国公府,算起来至今已有六年之久,他确实是第一次踏足朱仪的庭院。

    “相信向北以你的性格,是不会过来寒暄叙旧的,说吧有何事。”

    简单感慨之后,朱仪就问起了正事,朝中现在风云季动,已然有着多事之秋的迹象。

    沉忆辰也没有废话,点了点头道:“今日我入宫面圣,说服了陛下让靖远伯王骥永镇麓川,等待钱粮军饷筹齐之后,南征军将很快离京。”

    “靖远伯永镇麓川?”

    还没等沉忆辰说完,朱仪就惊讶的开口打断了。

    大明历史上一个永镇云南的黔国公,还得追朔到太祖开国时期,沉忆辰居然能说服皇帝再度开启永镇“分封”?

    “嗯。”

    沉忆辰点了点头确定,但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

    他相信以朱仪才智,很快就能判断出当今的局势,并且想明白景泰帝朱祁玉答应的原因,不用解释多费口舌。

    “南征军离京之后,我判断以太上皇的性格,他会联络太后跟旧部殊死一搏。京营中目前安远侯柳浦掌控着神机营,效忠陛下的昌平侯杨洪掌控着三千营,唯独掌控着五军营的武清候石亨态度不明。”

    “除开京营兵马,皇城内御马监掌印太监郭敬掌控着腾骧四卫,这是天子亲卫的主要兵力。郭敬此人口碑低劣,还有着走私通敌的嫌疑,正常情况下哪怕掌御马监大印,也很难调动腾骧四卫。”

    “但如果有着太上皇的名义,以及皇太后的懿旨,不明所以的腾骧四卫只能听命行事。想要阻止宫中亲卫生变,给当今陛下赢得反击的时机,京卫指挥使韩良安掌控的上直卫亲军,就必须起兵护驾!”

    “大公子,我需要你说服韩良安,效忠于当今圣上!”

    沉忆辰把自己背后的谋划,一五一十全盘告知了朱仪,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

    毕竟介入到皇权斗争中,站错队的下场可能不仅仅是自身惹来杀身之祸,恐怕妻儿子女乃至于整个家族都无法幸免,只有让朱仪了解全盘的走向跟计划,才能更好的去执行跟发力。

    可能是信息量太过于巨大,朱仪听完沉忆辰的描述之后,第一时间并没有回答,相反陷入了一种沉思中,脑海中飞速的判断跟分析局势走向。

    思索良久,朱仪才开口回道:“上直卫亲军所属的十七卫兵马,大多数并入京营或者直属于五军都督府,正三品的京卫指挥使徒有虚名,真正能掌控的仅有巡城兵马万余人。”

    “韩良安早年间跟随过父亲大人,后续我也跟他一同戍边过,此人平庸守成之辈没有什么大野心,这种风险极高的事情恐怕很难让他做出效忠抉择。”

    朱仪的回答,让沉忆辰庆幸自己找对人了,连他都觉得棘手难以说动,那么自己贸然去找上门劝说韩良安,结果可想而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