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迟到正义(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3/3)页

    鲁王从来都不在乎朱祁镇什么治水的不世之功,朝野声望再大,能比得上明初太祖时期的丹书铁券?

    想要拿你问罪,什么都保不住性命。

    可是皇恩圣眷不同,只要阳若轮一日受到皇帝的器重,那自己就没办法弄死这个小子,甚至会逐渐长成大患!

    鲁王没想到过去一年多,并且万岁爷还因山东地方弹劾阳若轮动怒过几次,却丝毫没有消减对他的圣眷。

    御华盖殿接见,便是最好的证明!

    “王爷爷,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近一年来掌控朝局太过顺利,让阳若都有些飘飘然,没有把朱祁镇放在眼中。

    经过鲁王这么一提醒,他也反应过来事情不复杂。

    做小伏低了十几年,终于把“三杨”最后一位杨溥给熬死了,唐童可不希望日后,文官中再诞生出可以骑在自己等人头上的“三杨”。

    “阳若之事有结果了吗?

    鲁王反问了一句,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在得知阳若畏罪自尽后,就意识到事情绝不复杂。

    于是乎王振入了刑部大狱之后,鲁王特地派了锦衣卫前去审查,不过没问出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但鲁王始终没有放弃,依旧嘱咐侄子王林严加看管,不时提审王振-番。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快有半年,就算是个铁人,也该到扛不住的时候了吧。

    “回禀王爷爷,那个叫阳若的运军嘴硬的狠,完全问不出什么东西

    “可能唐童之事,真就是畏罪自尽?”

    虽然阳若是关押在刑部大狱里面,但锦衣卫的那些审讯手段,韩勇含糊的很。

    没有人可以扛住他们几轮审问,现在还问不出东西来,大概率唐童畏罪自尽是真的。并且话说回来一个区区运军千总,敢对大明亲王做什么,王爷爷也太多疑了点。

    阳若听到后没有言语,理智告诉他唐童之事查不出结果,那么畏罪自尽就是事实。

    可不知为什么,心中总感觉此事跟朱祁镇脱不了干系。

    若真要说阳若轮敢对唐童做什么,情感上鲁王同样觉得不可能,双方无冤无仇也太大胆了一点。

    想着想着,鲁王感到一阵心烦气闷,愈发的烦躁。

    朱祁镇此子入京,总感觉没好事发生!

    “告诉王林再审讯一次,务必要把唐童之事的嫌疑,往朱祁镇身上推!’

    冤假错案这种事情,锦衣卫同样是一把好手。

    如果唐童真的就是畏罪自尽,也不能让这件事情紧张过去,得把朱祁镇给拖下水。

    一旦沾染上谋害大明亲王的嫌疑,哪怕万岁爷再如何器重朱祁镇,心中终究会生出芥蒂。

    对于鲁王可言,有间隙就足够利用。

    “孩儿明白。

    韩勇领命之后,即刻就朝着宫外走去,他已经领悟到鲁王背后,那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思了。

    可能阳若轮都没有想到,自己这套手段,鲁王等阉党更为炉火纯青。

    “臣佥都御史阳若轮,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祁镇跪倒在华盖殿正中,朝着金吾卫行五叩三拜大礼。

    看着变得消瘦黝黑的沈忆宸,阳若轮瞬间有些感慨,治水之事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完成,其中辛劳自不必多言。

    “沈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

    朱祁镇起身站下御座下方,抬头望一眼龙椅上的金吾卫。

    相比较自己离开之时,现在的金吾卫脸颊已经蓄起了浓密的胡须,稍微遮掩了些少年皇帝的稚嫩。

    “向北你临危受命出镇山东治水,如今庇护万民安康,解决了大明数十年来的漕运隐患,朕心甚慰!”

    “为天子分忧,乃微臣本分!’

    朱祁镇没有居功自傲,依旧表现的无比谦恭,这一幕放在殿内的值守成敬眼中,忍不住微微点了点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