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诛王之举(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3/3)页

    而沈忆宸诬告王爷,想要脱身就没那么简单了,到时候不死也得脱层皮!

    “这就不用抚台操心了,韩千总把人拿下。

    卞和没耐心跟张骥讨论证据问题,事情敢走到这一步,必须得有一方彻底倒下才能结束

    卞和相信,倒下的这个人不会是自己的东主沈忆宸!

    山东地界一夜之间风云异变,坐镇阳谷县衙的巡抚张骥及其亲信党羽,还有鲁王世子跟王府亲卫,俱被逮捕到张秋镇的牢狱之中。

    同时通过严刑拷问,那批纵火的王府亲卫悉数被找寻到,作案过程均登记在册,画押之后呈递到了沈忆宸面前。

    沈忆宸书法的桌案上,密密麻麻的堆放着各种证词与弹劾上疏,他这一次行雷霆手段,把对于外界的影响给压缩到了最低。甚至就连阳谷镇驻防的济南卫,都还没有意识到张骥已经被带离了县城。

    “卞先生,这下人证物证俱全,就看陛下如何判罚了。

    沈忆宸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中并未有过多的欣喜。因为他知道真正决定结果的,并不是眼前的这一堆弹劾罪证,而是朱祁镇的抉择!

    终明一朝,对于皇亲国戚包庇的案例数不胜数,哪怕鲁王作恶多端,沈忆宸依旧没有绝对的把握,皇帝能做到法不容情。

    家天下,终究是封建王朝的本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东主已经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无愧于山东万民。’

    卞和听懂了沈忆宸弦外之音,可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劝诫,只能说对得起天下苍生!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本官离开京师之前,对自己说的话。

    “今日把这句话再说一遍,无论结果如何,本官无愧于心!”

    说罢,沈忆宸把桌上的罪证跟奏章堆叠起来,递交到等候在门外的u了

    驿丞手中。

    “每到一站换马,用最快的方式把这些奏章送达京师!”

    “是,佥宪。’

    这名驿丞就是沈忆宸下船之后,接待他的那名驿丞。

    正常情况下普通公文来往,都是交由驿卒运输,这次沈忆宸亲命他前来,意味着这些奏章肯定无比重要。

    半年下来,阳谷县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名驿丞看在眼中,无论如何都得完成托付,以报答沈佥宪的恩情!

    几日之后的紫禁城华盖殿内,大明皇帝朱祁镇高坐在御座之上,脸上表情严肃无比

    殿内下方站着以成国公朱勇为首的勋戚集团,以马愉为首的内阁,以及以王直为首的六部尚书。

    杨溥从去年冬季开始身体大幅度的衰落,到了正统十一年春,基本上到了卧床不起的阶段,已经无法再参与朝政。于是按照进入内阁的时间,正统五年入阁的马愉,开始主持内阁议事,同时也成为了事实上的内阁“首辅”

    “沈向北的奏章,诸位爱卿都已经看过了吧?’

    廷议开始阶段,参与的官员们都已经看过了沈忆宸提交的奏章与罪证,只是此事涉及到皇族亲王,寻常官员俱不敢回答,怕惹祸上身。

    沉默片刻,身为现任宗正的成国公朱勇站了出来,拱手回禀道:回陛下,吾等均已看过沈佥宪上呈奏章。’

    “看过就好,不知诸位卿家认为朕该如何处置?”

    朱祁镇面无表情说出这句话,看不出他内心想的是什么。

    越是无法揣测帝心,下方群臣越是不敢回答,哪怕鲁王罪大恶极,也无法敢说出绳之以法四个字。

    内阁方面首先置身事外,毕竟关乎皇亲国戚,内阁群臣名义上无权过问。以前还有个杨溥,凭借着托孤五大臣的身份,可以站出来说两句。

    现在马愉无论权势还是资历,差了杨浦不知道多远,内阁这段时间地位一落千丈,哪还敢随意搭话?

    六部这边除了礼部之外,心态跟内阁差不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如同沈忆宸这般豁出去,明哲保身才是硬道理。“没人说话吗?’

    朱祁镇看着朝臣沉默的架势,不由加重了语气,如今没有了杨溥这位老臣的存在,朝堂愈发拘谨了。

    “臣认为事关重大,不能妄下定论,可责成一名专案御史,前往兖州府查证谋逆。

    最终礼部尚书胡淡站了出来表达观点。

    明朝皇家宗室事务,名义上是由勋戚掌事,实际上到了正统年间,逐渐变成了勋戚跟礼部共官。

    土木堡之变后,勋戚彻底成为了吉祥物,就如同五军都督府的职权被兵部侵占,宗人府的管辖事务,同样全权移交给礼部掌管。

    刚才成国公朱勇说了句话,无法置身事外的礼部尚书胡淡,自然也得意思下。

    “沈向北可是人证物证俱在,直指鲁王谋逆,还需要专案御史去查证吗?’

    朱祁镇这句淡淡言语说出来,更是让在场官员摸不着头脑。

    按理说从皇帝平静情绪来看,很明显没有因此动怒,意味着有暗示网开一面的可能性。

    正是揣测皇帝的意思,胡淡才说出派专案御史查证。这样皇帝想要怎样的结果,御史就会查出怎样的结果,堪称两全其美。

    可是这番话出来,皇帝不像是想放过鲁王,莫非是想要定罪?

    就在此时,成国公朱勇站了出来:“陛下,沈佥宪呈递奏章不仅仅罪证齐全,还有布政使洪英以及王府长史简宁的证词,可谓证据确凿!

    “谋逆乃大不赦之罪,当革除王爵,贬为庶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