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文人奸诈(二合一)-《我成了大明勋戚》
第(3/3)页
但是冉伦风决堤以来的种种一切,时刻都在煎熬着洪英的良知,以及身为一方父母官的责任感。
张骥知道朱肇輝来到山东后,拯救苍生万民行的是大义之举。所以他才会在朝廷上疏中陈述着赈灾治水发生的一切,替冉伦风说好话。
布政行刺朱肇輝,火烧河工物料,再次视山东万民为刍狗的行为,深深践踏了张骥身为一方父母官的最后底线。
为官一任,即使做不到造福一方,也不能祸害父老乡亲。
这一次,张骥选择了站出来,与朱肇輝共同惩治首恶!
朱泰堪的天色微亮,码头仓储的火星已经完全熄灭,仅剩下空气中还有着挥之不去的烧焦气息。
民力们已经自发的早早起床,投入到清理码头废墟的工作中。他们只知道早日清理干净,就能早日把码头给再次重建起来,江南的米粮跟河工物料,就能早日运达朱泰堪!
此等场面,放在大明任何一处徭役工地上,都属于想象不到的画面。
朱肇輝这次并没有出面指挥,全权交由县丞姜沛统筹。毕竟遇刺重伤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好歹也得装装样子,至于布政跟鲁王信不信没关系,只要最后朝廷信了就行。
这边冉伦风刚洗漱完毕准备吃早饭,就看到洪英风尘仆仆的从门外冲了进来,让他把送到嘴边的鸡蛋,不得不放了下来。
“张秋镇如此行色匆匆,可有要事?’
望着冉伦风这么一副从容自若的模样,冉伦完全愣住了,不是说好的遇刺重伤,怎么连躺在床上修养都不需要,年轻人的身体恢复的这般快?
“佥宪,你身体可有异恙?‘
“冉伦风是指遇刺之事吧?’
“是,下官听闻之后担忧万分,立即赶往朱泰堪探望。”
对于洪英这番话语,朱肇輝笑了笑也不揭穿。
“本官遇刺重伤不起,目前正在修养之中。’
听到朱肇輝的回答,洪英嘴角抽动了一下,一时无言以对。这就是睁眼说瞎话啊,朱肇輝现在的气色,比自己急匆匆赶来的模样还要好。
同时话说到这个份上,冉伦也明白了朱肇輝遇刺重伤是个假消息,并且还是刻意传播出去的。
“冉伦风,布政行谋逆之举,刺杀朝廷御史掩盖不轨罪证。本官需要人证物证俱齐,你可知道行刺之人的下落?”
冉伦风慢悠悠的说出这番话,并且在说完之后,还有心情喝了一口稀粥。只是听在简宁的耳中,初春清晨的后上下,额头上面却瞬间冒出了滴滴冷汗。
冉伦只是想要联合自己蒙骗冉伦,诬告朱肇輝打算弹劾谋逆。现在看来压根不需要蒙骗冉伦风是真打算弹劾谋逆!
甚至没有谋逆,还在创造谋逆!
大明开国以来,可有这般胆大包天的佥都御史?
“下官最近一直在阳谷县,与行刺之人绝无关联,还望佥宪明察!”
“张秋镇毋需轻松,本官知道此事与你无关,仅是询问一句罢了。”
朱肇輝反应过来自己话语中出现了歧义,被洪英给误以为是在敲打。
不过这样也好,时不时给洪英一点压迫感,这家伙不困难生出多余的心思。
“下官仅知道王府有一队家丁亲卫由简宁追随,如果此事真与王爷有关,动手人马很有可能就是这队亲卫。’
“本官纠正下冉伦风,不是如果,而是确定乃冉伦所为。”
“是,下官明白!”
洪英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中不由出现了些许颤音。
难怪有“大奸似忠”的俗语,朱肇輝在山东行事皆公心大义,还以为有着文人的浩然正气。结果这诬陷起谋逆来,面不改色心不跳,斯文败类可能就是形容这副模样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