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公元前二六二年,秦赵两国之间发生了一场著名战役——长平之战。 此战足足维持了三年之久,起因在于一个特殊的地区——上党地区,当时由于上党地区位置重要,秦国以强大的军力胁迫韩国割让。 百般无奈之下,韩王最终签订条约同意割让上党地区,然而上党地区的臣民却不愿意归属于秦国。 最终经过多方考量,上党臣民选择了投入赵国怀抱,而赵国也欣然接受了上党地区。 赵国此举,对于秦国无疑是巨大的侮辱和挑衅,恼羞成怒的秦王选择征讨赵国,赵国也派出大量军队,双方在长平地区展开了紧张的对峙。 迫于秦军强大的战斗力,赵军当时的统帅廉颇采取防御策略与秦军做消耗战。 由于长平地区远离秦国国土,漫长的运输线导致其补给困难,在经过了长达三年的对峙之后,秦军的后勤保障开始逐渐不支。 随后秦国改变策略,换上了当时秦军著名的将领白起。 而白起被换上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 “长平之战?” “当时我亲国如此强大,韩王只能退让,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让朕不解的是,上党地区的居民,宁愿归于赵国,却不肯归入我秦国,这是为何呢?” 始皇帝嬴政想不通这一点。 那赵国,也不是他们的本国啊。 再说了,韩王都妥协了,这些居民还在坚持,这有什么意义呢? 投奔到赵国,赵国就能好好保护你们了吗? 答案是不能。 秦昭王的脾气如何,始皇帝嬴政他很清楚。 这个一个野心不亚于他的人。 秦昭王的脾气更是倔强。 他认准了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 上党地区被他盯上了,肯定是会被他收下的。 不管多久时间,上党地区都会是他的囊中之物。 韩王都妥协了,你一群土著居民还敢反抗? 竟然还敢加入赵国,赵国也有那个胆量接纳他们。 这种举动,这不是挑衅秦昭王是什么? 而这样做的后果,无非就是秦军大举进攻罢了。 最后倒霉的是谁? 还不是这一群上党地区的居民。 赵王会不惜一切代价守护他们吗? 显然不会。 李世民也很不理解他们这种行为。 李世民看到这里,忍不住吐槽道:“识时务为俊杰,这个道理难道他们不明白吗?” “韩王哪里有实力和秦国硬碰硬?” “包括赵国,在秦国面前,虽然有点强大,但那也只是有点罢了。” “为了一群上党地区的居民,和强大的秦国结怨,这真的值得吗?”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他们不明白吗?” “朕在玄武门之变后,朕的大唐还不是太强盛的时候,遭遇到东突厥的进攻,朕是怎么做的?” “朕和他们签订渭水之盟。” “这被世人诟病,但他们哪里知道,当时敌强我弱,若是强行开打,对谁最不利?” “一时的失败不算失败,只要铭记于心,刻苦奋斗,总有成功的一天。” “后面朕不是把面子找回来了吗?不仅把吉利小可汗抓来长安,还让他给朕跳舞。” “朕从不在意事情的过程,只在意事情的结果。” 李世民说的没错,当时突厥攻至距长安仅四十里的泾阳,京师震动。 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 而对方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