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史记》
第(1/3)页
秦始皇本纪
秦王刚刚一统天下,便对丞相、御史下令道:“寡人以渺小的身躯,起兵诛灭了暴乱,靠的是祖宗的神灵保佑,六国国王都受到了应得的惩罚,天下太平了。现在如果不改换名号,就无法彰显我的功业,让我名垂青史。请各位议定帝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都说:“从前五帝的土地纵横千里,此外侯服、夷服等地区的各类诸侯有人来朝见,有人不来朝见,天子控制不了他们。现在陛下您兴的是正义之师,讨伐的是四方之残贼,天下平定了,在全国设置郡县,令法令归于一统,这是亘古未有的局面,五帝也比不过您。我们谨与博士商议说:‘古代有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是最尊贵的。’我们这些臣子冒着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命被称为‘制书’,令被称为‘诏书’,天子自称为‘朕’。”秦王道:“去掉‘泰’,留下‘皇’,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皇帝’,其他就按你们商议的办。”于是下令:“可以。”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又下令道:“朕听说上古有号而无谥,中古有号,死后根据生前的品行事迹定谥号。这样做的话,就是儿子评议父亲,臣子评议君主了,非常没有必要,朕不认同这种做法。从今以后,废除谥法。朕就叫做始皇帝,后代就按辈数计算,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相传,无穷尽。”
丞相王绾等人进言:“诸侯刚刚被击败,而燕国、齐国、楚国又地处偏远,倘若不把他们设为王,就无法镇服那里的百姓。请立诸位皇子为王,希望皇上您能恩准。”始皇让群臣商议此事,众臣子都认为这样做可行。廷尉李斯发表意见道:“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以及同姓亲属甚多,可是他们的后代日益疏远,互相攻击,像仇人一样誓不两立,诸侯之间彼此讨伐,周天子也无法阻止他们的争斗。现在天下靠陛下您的神灵之威方获得统一,划分了郡县,若用国家的赋税重重地赏赐那些皇子功臣们,很容易就能控制他们了。使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才是天下太平的好办法啊。设诸侯没有好处。”始皇说:“过去天下人都苦于连年战乱无止无休,就是因为那些诸侯王的缘故。现在我依赖祖宗的神灵才使天下初定,如果再设立诸侯国,就等于又挑起战争,想要求得安宁太平,岂不是很难吗?廷尉说得对。”
于是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每郡都设置了守、尉、监。改称人民为“黔首”。下令特许全国人民聚饮以示欢庆。收集全国的兵器,将其聚集到咸阳,熔化后铸成大钟以及十二个铜人,每个铜人都重达千石,被放置在宫廷内。统一法令和度量衡的标准。统一车辆两轮之间的宽度。使用统一的隶书来书写文字。领土东到大海和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到北向户,北据守黄河为要塞,沿着阴山直达辽东。迁徙天下十二万富豪之户至咸阳居住。而诸祖庙及章台宫、上林苑均在渭水南岸。
三十四年,秦始皇在咸阳宫摆酒宴,有七十位博士上前敬酒。仆射周青臣走上前去颂扬道:“从前秦国的土地不过才千里罢了,全仰仗陛下您的神灵明圣,才能平定天下,驱逐蛮夷,凡是日月能照耀到的地方的百姓,没有不臣服于您的。您把诸侯国改为郡县,使人人都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的祸患,功业则可以万代相传。自上古至今无人能与陛下您的威德相比。”始皇听后十分高兴。博士齐人淳于越上前进言:“臣听说殷朝、周朝的君王统治天下一千多年,他们分封子弟功臣,用以辅佐自己。如今陛下您拥有天下,而您的子弟却是平民老百姓,一旦出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之类的臣子,您没有辅佐之人,靠谁来救援呢?凡是办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我还没有听说过。刚刚周青臣又当面对您阿谀奉承,以加重陛下的过失,他不是一个忠臣。”
始皇让群臣议论他的建议。丞相李斯说道:“五帝的制度没有一代重复一代,而夏、商、周的制度也没有一代因袭一代,都是各自凭着各自的制度来治理,并不是他们故意要彼此不同,而是由于时代不一样了,情况也就不同了。现在陛下您开创了大业,建立了万世不朽的功业,这本就不是愚笨的儒生所能理解的。更何况淳于越说的是夏、商、周三代的旧事,哪里值得效法呢?从前诸侯纷争并起,所以才重金招揽游说之士。现在天下太平,法令统一了,百姓在家就努力从事农工生产,读书人就学习法令刑禁。如今儒生们不以今人为师,却要效法古人,还以此来非议当世,惑乱民心。臣丞相李斯冒死进言:古代天下散乱,没有人能统一它,所以诸侯并起,都是在称赞古人,非难当今,粉饰虚言,混淆真假,人人只欣赏自己私下所学的知识,而非议朝廷所建立的制度。如今皇帝已统一天下,辨别是非黑白都取决于至尊皇帝一人。可是私学却群起非议法令,使得人们一听说有命令下达,就根据各自所学加以议论,入朝时就在心里暗自指责,出朝后就去街巷议论,浮言欺主以谋求名利,标新立异以抬高自己,率领民众制造谣言。这样如果还不禁止,那么在上君主的威势就会下降,在下党羽的势力就会形成。臣以为应该禁止这些。我请求让史官将不是写秦国历史的历史典籍全部焚毁。除了博士官所掌管的之外,天下有敢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交到地方官那里一起烧掉。敢聚在一块儿议论《诗》、《书》的就处死,借古论今的满门抄斩。官吏如果知情而不举报的,以同罪论处。下达命令达三十天仍不烧书的,处以黥刑,并发配去筑城四年。不必烧毁的,是医药、占卜、种树之类的书。如若有人想学习法令,就向官吏学习。”秦始皇下令道:“可以。”
项羽本纪
项羽是下相人,字羽。他起家时只有二十四岁。而项羽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楚国大将项燕,他是被秦将王翦杀害的。项氏世世代代为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以项为姓。
项羽年少的时候曾学习读书写字,没有学成,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羽却说:“文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够了;剑术,也只能对付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抵抗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教项羽学兵法,项羽大喜,可是略知道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后,又不肯学下去了。
项梁杀了人,为躲避仇人,他与项羽一起逃到吴中郡。吴中郡那些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不及项梁。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丧事时,人们经常找项梁做主办人,项梁就暗中用兵法来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游览会稽郡,过浙江时,项梁和项羽一块儿去观看。项羽说:“我可以取代那个人!”项梁忙捂住他的嘴:“别胡说,要满门抄斩的!”但从此项梁就觉得项羽很不一般,是个奇才。
项羽身高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连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非常惧怕他。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人在大泽乡起义。同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的地区全都造反了,这正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到了啊。先发制人,落后一步就会被人所控。我打算起事反秦,让您和桓楚担任统领军队的将领。”当时桓楚正在草泽之中逃亡。项梁说:“桓楚正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去哪了,只有项羽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守在外面,然后又进来与郡守殷通一起坐下,对他说:“请召见项羽,让他奉命去召回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招呼项羽进来了。不一会儿,项梁给项羽使了个眼色:“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羽就拔出剑来砍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提着郡守的头,挂着郡守的官印出来了。郡守的手下大为惊慌,乱作一团,项羽一连杀了一百来人。整个郡府的人都被吓得趴倒在地上,没有谁敢起身。项梁召集了以前相熟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讲明了起义反秦是件大事,于是就发动了吴中之兵。项梁派人去吴中郡下属各县征集壮丁,共得精兵八千人。又安排郡中豪杰分别做校尉、侯、司马。其中有一人未被任用,就去找项梁评理,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时,我让你去办的那件事你没有办成,因此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后都很服气。
于是项梁当了会稽郡守,项羽做副将,巡行下属的各县。广陵人召平此时正为陈王去争夺广陵,没有攻下。召平听说陈王败逃,秦军又快要到了,于是就渡过长江,假托陈王的命令,任命项梁为楚王的上柱国。召平说:“江东地区已经平定,赶快带兵向西攻打秦军。”项梁就率八千人渡过长江向西进军。
居鄛人范增,七十岁了,一向待在家中没有从政,好出奇计,他游说项梁:“陈胜失败是理所当然。秦灭六国,六国中楚国是最无辜的。自从楚怀王被骗入秦后就再也没有返回楚国,楚国人至今仍在同情他;所以楚南公说‘即使楚国只剩下三户人家,灭秦的也一定是楚国’。如今陈胜最早起事,他不立楚国的后代,却自立为王,所以他的势运一定不会久长。现在您在江东起义,有那么多楚国的将士争相归附您,就是因为您项氏一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国大将,一定能重新拥立楚国后代为王。”项梁觉得范增说得有道理,就到民间去找楚怀王的嫡孙熊心。那时熊心正在给人家放羊,项梁找到他后,就立他为楚怀王,顺应了楚国民众的愿望。
项梁自东阿出发向西北前进,等到达定陶时,再次打败秦军,项羽等人又杀了李由,因此越发轻视秦军,渐渐显露出骄傲的意思。于是宋义就规谏项梁说:“打了胜仗后,如果将领骄傲的话,士卒就会怠惰,如此一来军队一定会吃败仗。如今士卒有些怠惰了,而秦军的数量一天天地在增加,我真替您担心啊!”项梁不听,派宋义出使齐国。宋义在路上遇到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就问他:“您这是要去见武信君吧?”他回答:“是的。”宋义说:“我觉得武信君的军队必定要败。您还是慢点儿走吧,可以免于一死,要是走快了,就会遭殃的。”秦果然发动了所有兵力来增援章邯,攻打楚军,楚军在定陶大败,项梁战死。
当初宋义在路上碰到的那位齐国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中,他求见楚王时说道:“宋义曾断言武信君的军队必定会失败,几天的功夫,他们的军队果然战败了。在军队还没有开战的时候,就能预先看出失败的征兆,这可以算得上是懂得兵法了。”楚怀王随即召见宋义,与他商计军中大事,非常器重他,将他任命为上将军,而封项羽为鲁公,让他任次将,范增则任末将,去援救赵国。其他各路将领都归宋义管,宋义号称卿子冠军。
军队向前进发到了安阳后,在那里停留了四十六天而不向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将赵王困在钜鹿城之内了,我们应该尽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城,而赵军在里面接应,就一定可以打垮秦军。”宋义说:“我认为并非如此。那些能够叮咬大牛的牛虻不能用来对付小小的虮虱。现如今秦国在攻打赵国,若是秦国打胜了,士卒也会非常疲惫,我们就完全可以乘着他们的疲惫的时候攻其不备;如果秦国打不胜,我们就率领军队大张旗鼓地向西前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推翻秦朝。所以,不如现在就先让秦、赵两国相斗吧。若论在前线上披坚执锐作战,我宋义比不上您;若论坐在军帐里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于是宋义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者,违逆如羊者,贪婪如狼者,倔强不听指挥者,一律斩首。”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辅助齐王,他亲自把儿子送到无盐,大摆宴席招待宾客。当时天气非常寒冷,还下着大雨,将士们一个个又冷又饿的。项羽对将士们说:“我们大家本应该齐心合力去攻打秦军,可是宋义却久久停留在这里不向前进。如今正逢饥荒的年头,百姓个个贫困不堪,将士们吃的都是芋头掺豆子,军中都没有存粮,他竟然还置备酒席,大会宾客,而不率领军队渡过黄河去赵国那里取得粮食,然后与赵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却说‘要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秦国那样强大的力量,去攻打新建起的赵国,那势必是秦国战胜赵国。若赵国被攻占,秦国就会更加强大,到那时,哪里有机会利用秦国的疲惫?再说,我们的军队最近打了败仗,怀王坐立不安,所以集中了全国的兵卒粮饷,都交给了上将军一个人,所以国家的安危,就在此一举了。然而上将军并不体恤士卒,而是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谋取私利,他不是国家真正的贤良臣子。”项羽在早晨参见上将军宋义的时候,在宋义的军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项羽出来向军中发令:“宋义与齐国密谋反楚,因此楚王密令我处死他。”当时,众位将领们都畏服项羽,没有谁敢反抗,大家都说:“最初把楚王扶立起来的,就是您项将军家。如今又是将军诛灭了逆反之臣。”于是大家一起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派人去追捕宋义的儿子,追到齐国去把他杀了,又派桓楚向怀王报告这件事。于是楚怀王就让项羽做了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项羽管。
项羽杀了卿子冠军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两万人渡过漳河,去援救钜鹿。战事稍有小胜,陈馀又来请求项羽出兵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人马渡过漳河,沉掉所有船只,砸碎全部锅碗,烧毁整个军营,只带了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们表示一定要决一死战,没有一点退还之心。这样军队抵达钜鹿后,就包围了王离,同秦军交战过多次,截断了秦军所筑的甬道,大败秦军,杀死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闲拒不向楚国投降,自焚而死。这时,强大的楚军居诸侯各军之首,前来救援钜鹿的诸侯各军有十几处军营,没有一路人敢出兵。待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其他各军都只在军营中观望。楚军的士兵全都以一当十,一个个杀声震天,诸侯各军则人人胆战心寒。项羽于打败秦军之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辕门时,一个个都跪着向前行,没有人敢抬头仰视他。自此后,项羽开始成为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听令于他。
楚军在夜里把二十余万秦军击杀后坑埋在新安城南。此后项羽带兵西行去夺取、平定秦国各地。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内有士兵把守,所以进不去。项羽又听说沛公已经攻下了咸阳,感到非常生气,就派当阳君等人攻打函谷关。于是项羽才进了关,来到戏水的西面。当时沛公的军队在霸上驻扎,没能同项羽见面。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封秦王子婴为相,把珍奇宝物全部占为己有。”项羽大怒,说道:“明天准备丰盛的酒食好好地犒劳战士们,给我把沛公的军队打垮!”那个时候项羽有四十万士兵,驻扎在新丰鸿门;而沛公有十万士兵,驻扎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山东居住的时候,贪图财货和美色。而现在进了关,却不取财物,也不亲近美色,看他这势头,志气可不小啊。我让人观望了他那边的云气,都呈现出龙虎之状,五彩斑斓,这是天子的祥瑞之气呀。希望您赶紧消灭他,莫要错失良机!”
楚国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与留侯张良是好朋友。那时张良正跟随沛公打天下,项伯便连夜策马前往沛公军中,私底下会见了张良,把情况跟他都说了一遍,想让张良随他一起离开。项伯说:“别跟着沛公一块儿送死啊。”张良说:“我是代替韩王来护送沛公的,如今沛公陷入危难的处境之中,我此时若是逃走就不合道义了,不能不告诉他一声。”于是张良走进军帐里,把项伯所说的全部告诉了沛公。沛公大吃了一惊,说道:“该怎么办才是呢?”张良道:“是谁给大王出的派兵守关的计策?”沛公说:“是一个鄙陋的小人劝说我:‘只要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各军进来,您就能占据整个秦地而称王了。’所以我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您估计您的兵力能与项王匹敌吗?”沛公沉默不语了一会儿,说道:“当然是不如项王,那如何是好呢?”张良说:“请让我对项伯说沛公您不敢反叛项王。”沛公说:“您怎么会与项伯有交情呢?”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我们就是朋友,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如今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这些情况。”沛公说:“你们两人谁的年纪大?”张良说:“他比我大。”沛公说:“请您把他带进来,我要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侍奉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于是进来见沛公。沛公捧着一杯酒向项伯敬去,又请求与其结成儿女亲家。沛公说:“我进驻函谷关之后,甚至连秋毫那样微小的东西都不敢动,我们登记了官民的户口,也查封了各类府库,就等着项将军的到来。我之所以派将把守函谷关,就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这里以及一些意外的变故。我们日夜盼望着项将军的到来,哪里敢谋反啊!希望项伯您把这些情况详细地转告项将军,说我绝不敢忘恩负义。”项伯答应了。项伯对沛公说:“明天可一定要早点来向项王请罪啊。”沛公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开,回到军营中,将沛公的话一一禀告了项王。接着他又说:“如果沛公没有先攻破关中,现在您怎么敢进关呢?如今人家立了大功,你反而要攻打他,这是不合道义的,不如好好地对待他。”项王应允了。
第二天一早,沛公便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鸿门向项王谢罪道:“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您在河北作战,而我在河南作战。未曾料到我能先入关击败秦军,能够又在这里见到您。现在是有小人进了谗言,才使得将军与我之间产生了嫌隙。”项王说:“都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项羽何必做这样的事!”项王当日就留沛公同他一起喝酒。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亚父就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侍着。范增多次递眼色给项王,又多次举起身上佩戴的玉珪暗示项王,项王只是沉默着,却没有任何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对他说:“大王心太软不够狠,你进去上前敬酒,然后就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刺死在座席上。不然的话,你们这班人都会成为人家的俘虏。”于是项庄进去敬酒。敬酒完毕,他对项王说:“大王与沛公饮酒,军营中没有可以拿来取乐的,就让我来舞剑助兴吧。”项王说:“好。”项庄便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项伯常常用身体来掩护沛公,于是项庄就没有办法刺到沛公。
于是张良走到军门,找到樊哙。樊哙问道:“今天有什么状况?”张良说:“情况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正在舞剑,他的用意是刺杀沛公呀!”樊哙说:“这太危险了!请让我进去,我要与沛公同生共死!”樊哙于是手持宝剑和盾牌就往军门里闯。矛戟交叉的卫士想挡住他不让他进去,樊哙侧过盾牌来向前一撞,卫士们就倒在地上,于是樊哙就这样闯进了军门,掀开帷帐面向西站定,瞪眼怒视项王,头发根根竖起,眼睛都要瞪裂了。项王握住宝剑,起身问道:“这位来客有何贵干?”张良说:“他是沛公的护卫樊哙。”项王说:“真是个壮士!赐他一杯酒!”于是手下人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说:“赐他一只猪肘!”左右的人递给他一只生猪肘。樊哙把盾牌倒扣在地上,将猪肘放在上面,将剑拔出边切边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再喝一杯吗?”樊哙说:“我连死都不躲避,一杯酒又有什么好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无数,好像唯恐杀不完;给人加刑,好像唯恐用不尽,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了他。怀王曾经与诸侯约定:‘先击败秦军进入咸阳的,就让他在关中称王。’如今沛公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连毫毛那么微小的财物都不敢碰,封闭秦王的宫室,把军队撤回霸上,等待着大王您的到来。特地派遣士兵把守函谷关,目的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其他意外的变故。沛公是如此劳苦功高,非但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您反而听信了小人的谗言,要诛杀有功之人。这是在继续走秦朝灭亡的老路,我私下觉得大王您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这番话说得项王无言以对,只是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了下来。
坐了一会儿,沛公起身去上厕所,顺便把樊哙叫了出去。沛公出来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出去叫沛公。沛公对樊哙说:“刚刚我出来,没来得及告辞,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不必拘泥小的礼节,行大礼无须躲避小的责备,现如今人家好比是屠刀和砧板,而我们好比是鱼肉,还告辞什么!”于是一行人就离开了那里,吩咐张良留下来向项王谢罪。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给项王带了什么礼物?”沛公说:“我带来白璧一双,打算献给项王;玉斗一对,打算献给亚父。恰好赶上他们发怒,不敢进献。您替我献给他们吧。”张良说:“遵命。”
那个时候,项王的军队驻扎在鸿门一带,而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距四十里远。沛公扔下车马、侍从,独自一人骑马脱身而行,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手持剑和盾,跟在他后面徒步快跑,从郦山下去,抄芷阳小路往回赶。沛公临行前吩咐张良:“从这条小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远。等估计我们回到了军营,您再进去。”沛公一行人离开鸿门,估摸着他们已经抄小路回到了军中,张良才进去致歉,向项王说道:“沛公酒量不大,喝得有点多了,不能亲自跟大王告辞了。谨派臣下张良奉上一双白璧,恭敬地进献给大王足下;一对玉斗,恭敬地进献给大将军足下。”项王问道:“沛公在何处?”张良答道:“听说大王有意要责罚他,他就一个人离开了,现在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接过了白璧,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了玉斗,扔在地上,拔剑将其击碎了,说:“唉!项庄这班干不成事的小子,将来同项王夺取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变成他的俘虏了!”
沛公回到军中,当即把曹无伤杀了。
项王想要自己称王,就先封手下各将领为王,并对他们说道:“天下刚开始发动起义的时候,暂时立了诸侯的后代为王,目的是讨伐秦朝。然而亲自身披坚甲,手持利器,带头起事,在外三年风餐露宿,灭掉秦朝,平定天下,都是靠诸位将相以及我项羽的力量啊。既然义帝没有立下什么战功,分给我们土地让我们做王,本来就是应该的。”诸将领都说:“好。”于是瓜分天下,立诸将领为侯王。项王、范增怀疑沛公想要据有天下,然而在鸿门之会上已经与之和解了,又有顾忌,所以无法违背当初的约定,还怕诸侯背叛自己,便暗中谋划道:“巴、蜀两郡道路艰险,秦朝时流放的人都是流放到蜀地。”又扬言:“巴、蜀也算关中的地盘。”因此便立沛公为汉王,令他管理巴、蜀、汉中三地,建都南郑。又将关中分成三部分,封秦朝三名降将为王以阻隔汉王的东出之路。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统领九个郡,建都彭城。
汉王于春天率五个诸侯国的人马,共计五十六万人,向东出兵讨伐楚国。项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命令诸将领们攻打齐国,他亲自率领精兵三万人向南前进,从鲁县出胡陵。四月,汉军已经全部进入彭城,不仅掳掠那里的财货、美人,还每天大摆酒席招待宾客。项王率兵向西前行奔往萧县,从早晨开始一面攻打汉军,一面向东推进,打到彭城时已是中午时分,大败汉军。汉军四处逃亡,接连掉进谷水、泗水,楚军杀了约十万多汉军。汉军皆向南逃到山地里,楚军又追击到灵壁以东的睢水边上。汉军向后撤,由于楚军的逼挤,汉军死伤惨重,有十余万人都掉进了睢水,睢水甚至因此被堵塞而不向前流了。楚军将汉王重重包围。正在这个时候,西北方向刮来了狂风,折断树木,掀毁房舍,空中飞沙走石,当即天昏地暗,昼夜不分,狂风向着楚军迎面刮来。楚军大乱,队列当即垮掉,这样,汉王才得以带着几十名骑兵慌忙逃离战场。汉王原本打算经过沛县,接了家眷往西逃,然而楚军也派人追到沛县,要抓汉王的家眷,但汉王的家眷已经逃散,没有能跟汉王见上面。汉王在路上遇到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带他们上车一起往西逃。楚国的骑兵追赶汉王,汉王感到形势危急,就把孝惠帝和鲁元公主推落车下,滕公夏侯婴每次总是下车再把他俩重新扶上车去,这样推下扶上反复好几次。滕公对汉王说:“虽然遇到了危急的情况,但马也不能跑得更快了,我们怎么能抛弃他们呢?”就这样,姐弟俩才脱险。又寻找太公、吕后,却没找到。审食其跟随着太公、吕后走小路,也在寻找汉王,却偏偏遇上了楚军。楚军就把他们带回去,报告给项王。项王一直将他们留置在军营中当人质。
汉王逃出荥阳后,往南跑到宛县、叶县后碰到九江王黥布,一面行进,一面征集士兵,又守在成皋。汉高祖四年,项王发兵包围成皋。汉王只带着滕公逃走,从成皋北门出去,渡过黄河逃向修武,改去投奔张耳、韩信的军队。诸将也陆陆续续追随汉王从成皋逃出。因此楚军攻下成皋,想要往西进。汉王就派兵在巩县抵抗楚军,阻断了楚军往西进的去路。
此时,彭越渡过黄河,去东阿攻打楚军,将楚国的将军薛公杀了。于是项王亲自率兵向东进发攻打彭越。汉王得到了淮阴侯的军队,想要渡黄河向南行进。郑忠劝说汉王,汉王才停止向南进,而是停兵在黄河北岸建军营驻扎下来。汉王派刘贾带兵去增援彭越,并烧掉楚军的粮草辎重。项王继续向东进军,将刘贾打败,将彭越赶走。这时汉王就率领军队渡过了黄河,又重新攻占了成皋,并驻军西广武,就近使用敖仓的粮食。项王已经平定了东海,于是又回过头来向西进发,与汉军隔着广武涧在东广武驻扎起来,两军各自坚守,相持了好几个月。
就是在这时,彭越多次在梁地反楚,绝断了楚军的粮草,项王为此而深感忧虑,他就做了一张高腿几案,把汉王的父亲太公放在上面,告诉汉王:“现在你不赶快投降,我就把你的父亲太公煮了。”汉王说:“我曾和你一起以臣子的身份面向北接受了怀王的命令,我们‘相约结为兄弟’,如此说来,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非要煮了你的父亲,那么希望你可以分我一杯肉汤喝。”项王发怒,要把太公杀了。项伯说:“天下大事还没有定论,再说要夺取天下的人是不会顾及家庭的,即使杀了他的父亲也没什么好处,只会增添祸患罢了。”项王就听从了项伯的劝告。
楚、汉两军长久相持,成败未决。年轻人苦于长期前线行军打仗,老弱者也疲于后勤水陆运输。项王对汉王说:“天下纷乱的局面已经有好几年了,都是因为我们二人的缘故。我希望能与汉王挑战,让我们决一雌雄,再不要白白折磨天下百姓老小了。”汉王笑着回绝道:“我宁愿斗智,绝不斗力。”项王命令勇士出营挑战,汉军中有一个善于骑射的人叫楼烦,楚国的勇士挑战了他好几次,他们都被楼烦射杀了。项王大怒,于是披甲持戟亲自出营挑战楼烦。楼烦正要向他射箭,项王瞪着眼睛朝他大吼一声,楼烦吓得不敢正视项王,两手拿不起弓箭,于是转身逃回军营,不敢再出来。汉王暗中派人打听,才知道原来挑战的人是项王。汉王大吃一惊。此时项王向汉王靠近,两人隔着广武涧对话。汉王一桩一桩地数落了项王的罪状,项王非常愤怒,要与汉王决一死战。汉王不听,而项王埋伏下的弓箭手将汉王射伤了。汉王受伤后,跑回成皋。
那时侯,汉军人马众多,粮草充足,而项王的人马疲惫,粮草告绝。汉王派陆贾去游说项王,希望他将太公放回来,项王没有答应。汉王又派侯公去游说项王,项王这才与汉王订立平分天下的盟约,约定鸿沟以西的地区归汉,而鸿沟以东的地区归楚。项王答应了这个条件之后,当即放回了汉王的家属。汉军官兵都高呼万岁。于是汉王封侯公为平国君,躲起来不肯再与他见面。汉王说:“此人是善辩之士,他在哪国,就会使哪国倾覆,所以给他一个平国君的称号。”项王订立盟约后,就撤退东归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