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篇 第二十七章 心理不适与障碍2-《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


    第(1/3)页

    拓展篇    第二十七章    心理不适与障碍2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有哪些?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对其特征描述如下。

    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而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的。

    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怎样形成又如何治疗?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终日不断被父母责骂、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他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的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接触,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具体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社交训练法,有助于纠正不合群性

    首先,要提高认知能力,明白孤独不合群、严重内向的危害,自觉投入心理训练。

    其次,制定社交训练评分表。

    自我评分、每天小结、每周总结。

    以奖励表扬为主,对每一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并给予强化,以鼓励其自信心,这一点很重要。

    切忌批评责备,以免造成患者心理反感和对自己丧失信心。

    训练内容从简到繁,从易到难。

    兴趣培养法

    培养兴趣有助于克服兴趣索然、情感淡漠的人格。

    首先,提高认知。

    能够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确定积极人生的理想追求目标。

    其次,多参加社会实践。

    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扩大接受的社会信息量,促使兴趣多样化。

    最后,多参加兴趣活动小组,如绘画、歌咏、舞蹈、艺术、体育锻炼、科技活动等小组,这是培养兴趣的较好形式。

    什么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小怡从小就备受溺爱,父母和两个比她大很多的哥哥都把她当成掌上明珠。

    她聪明伶俐又漂亮出众,无论在哪里都是人们注意的焦点。

    大学时她是校花,追捧者众多,可在宿舍里她却是最让人讨厌的人,因为她总是不打扫卫生、不叠被子、半夜大声打电话……还经常叫别人给她打饭,却不知道说谢谢。

    后来找了个男朋友,对她也是百依百顺,她动不动就耍脾气。

    后来,男朋友和她提出分手,说:“你这个‘刁蛮公主’,我可伺候不了你一辈子。”

    她实在是想不通,自己这个“仙女”竟然被人甩了?

    继而非常愤怒,决心狠狠地报复他。

    上例中的小怡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者。

    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自恋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一般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如下特征表现。

    缺乏同情心。

    有很强的嫉妒心。

    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所没有的特权。

    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所了解。

    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如何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一般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解除自我中心观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

    因此,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

    可以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出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分。

    要时常告诫自己:必须努力工作,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赞美;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要争取应得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

    学会爱别人

    光抛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获得爱,才能真正体验到放弃自我中心观的好处。

    通过爱,我们可以超越人生。

    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

    只要你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你的自恋症便会自然减轻。

    什么是表演型人格障碍?

    26岁男子刘某,13年前,因不明原因逐渐表现出爱模仿戏装演员的动作,身着戏装或其姐的红毛衣,头扎鲜花,抹口红,打扮自己,行为举止女性化。

    同时,容易发脾气,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躁,甚至打人;变得非常自私,把家里电视机和洗衣机搬至自己的房间,不许别人使用;爱听表扬的话,与人谈话时,总想让别人谈及自己如何有能力、亲戚如何有地位、自己外貌如何出众等,如果别人谈及别的话题,病人常常千方百计地将话题转向自己,而对别人讲话的内容则心不在焉;常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兴与否判断事物的对错和人的好坏,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即使很婉转,也不能虚心接受,不但不领情,还仇视别人,迫使别人不得不远离他;常到火车站站口或公共汽车上帮助检票、售票,表现得很有公益心。

    近几年来,与人发生纠纷的次数有所增加,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

    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或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人格的过分感情化、夸张言行吸引注意力及人格不成熟。

    该人格障碍较多发生于少年期后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逐渐趋向成熟,至中年达到明显缓解。

    主要病因是幼年创伤性体验、家庭因素、文化影响等。

    表演型人格障碍有什么特征?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对其特征描述如下。

    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求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表现出强烈不满。

    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需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

    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

    虽然此类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而减轻,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不治而愈,在应激状态下该症有歇斯底里爆发的可能。

    如何治疗表演型人格障碍?

    提高认知法

    帮助患者正视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格缺陷及其危害,才能扬其长避其短,适应社会环境。

    情绪自我调整法

    表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情绪表达夸张,旁人常无法接受。

    对于别人讨厌的情绪表达要坚决予以改正,对于别人喜欢的则适当保留。

    还可请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后请好友对自己的表现加以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的过火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情绪表达上适当控制,达到自然、适度的效果。

    升华法

    让表演型人格障碍者把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使原有的表演能量得到升华。

    投身于表演艺术是表演型人格障碍者的一条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

    什么是强迫型人格障碍?

    某19岁男孩,家在农村,父母均为农民。

    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

    从小他就很懂事,知道父母很辛苦,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一点儿时间也不许自己浪费,成绩一直名列班上前几名,初一以后还任班干部,深得老师的喜欢。

    初一后半学期,父亲节约开支给他买了块表,作为奖励。

    初二上半学期,他害怕将表弄丢了,结果果真在一次早操中将表丢了,他深知父母挣钱不容易,内心极度内疚,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发现,但始终没找到,也不敢告诉父母,成绩也开始下降。

    后来他们家添置了沙发,平时他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

    一次母亲说别坐坏了,以后不准坐在沙发上看书。

    从此他果真再也不敢坐沙发,后来发展到看见椅子也害怕了。

    他勉强读完初中,其后一直待业在家,成天为看病四处奔波,父母为此花去了不少钱,他更觉得不好受。

    令他最苦恼的恐怕是小便失禁,老想去厕所,但又自觉不该去。

    越想控制则想去厕所的念头就强烈。

    尤其是吃饭之后想去厕所,拼命克制自己不去,结果吃了饭就吐,按胃病治了很久也未奏效。

    如此持续了3年,苦不堪言。

    近段时间以来,他老是想着自己是否渴了或者饿了,椅子该不该坐,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现在洗还是过一会儿洗,反复检查电灯开关,出门反复看是否关好锁好,等等。

    上例中的男孩是典型的强迫性人格障碍患者。

    强迫型人格障碍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

    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约70%强迫症病人有强迫性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有哪些?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对其特征描述如下。

    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优柔寡断、怀疑及过分谨慎。

    需在很早以前就对所有的活动做出计划并不厌其烦。

    凡事需反复核对,因对细节的过分注意,以致忽视全局。

    经常被讨厌的思想或冲动所困扰,但尚未达到强迫症的程度。

    过分谨慎多虑、过分专注于工作成效而不顾个人消遣及人际关系。

    刻板和固执,要求别人按其规矩办事。

    因循守旧、缺乏表达温情的能力。

    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强迫型人格障碍。

    如何治疗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幼年时期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经历直接有关。

    父母管教过分严厉、苛刻,会使孩子做事过分拘谨、小心翼翼、思虑甚多、优柔寡断,并慢慢形成经常性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

    一些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如医生家庭容易使孩子形成“洁癖”,产生强迫性洗手等行为。

    强迫型人格与遗传也有关系。

    幼年时期受到较强的挫折和刺激,也可能会产生强迫型人格。

    对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应采用自我心理疗法。

    听其自然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