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篇 第二十二章 人力与管理--管理中的情商-《超值金版-心理学常识1000问》


    第(2/3)页

    可是你又想,也许你的上司会把她的工作与你相比较,或许你的上司会觉得她的报告比你之前做的要好。

    那么,吴迪在你心中就成了一种威胁,与其授权让吴迪写报告,还不如自己一手包办。

    或许,你已经轻车熟路,比吴迪干得更好,也是情理之中;或许你觉得吴迪太忙了,需要自己干。

    但是,你要坦诚面对自己,你要了解自己不能授权给他人的真正原因。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要考虑授权与不授权长此以往的影响。

    对你来说,长期做同样的工作内容,对你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对你的员工来说,缺少发展机会而处于平庸状态。

    我能干得更好,是管理者的错误思想,也是背离授权本身的优越性。

    另一个原因,对员工缺乏信心。

    你对员工的缺乏信心,进而保留你对他的授权,他又失去发展能力的机会,而这些能力又恰恰是你对他们建立信心的基础。

    长此以往,便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一方面,你不给员工培养的机会;另一方面,你又抱怨没人能与你分担重担。

    做为管理者,你必须展现应有的魅力,勇于打破恶性循环,并为此担当可能产生的风险。

    虽然有可能感觉失去控制、权威,但你需要正确地面对他们,否则它会成为你担心的主要事情而停滞不前。

    什么工作可以授权?

    一位地方银行的董事长,每个月都会受邀参加社区的所有金融机构的聚会。

    而这个聚会主要目的在于社交作用,大家见见面,认识认识等等。

    每个环节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他的助理做不了的。

    这个工作只需要去做就可以,不需要策划的任务。

    于是,他打电话给他的助理,让助理去参加个聚会,而这位助理非常渴望在专业的环境中认识他的同仁。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完美的授权。

    所以,可以授权的第一个情况,就是经常性发生又必须要做的工作。

    第二,你会给家人做手术吗?

    除非你是对口的专业医生。

    你会给自己在法庭上做辩护律师吗?

    除非你又恰好是个律师。

    同理,公司里的事情也是一样,你要发挥员工的专长,让你的需要与员工的技能相适应,运用他们的才华,把你的精力投在更有效的事情上。

    所以说第二个可以授权的情况,就是授权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

    第三,就是授权可提供发展机会的工作。

    关于这一点,大家可参看上一条问答。

    什么工作不可授权?

    第一,不要授权你的上级给你分配让你亲自做的工作。

    通常,你的上司或老板让你亲自做某件事,一定有他特殊的理由。

    首先,要搞清楚他是让你做还是叫你给别人去做,如果理解错误会使得你和上司或老板产生误会。

    如果你要授权给你的员工去做,一定要和你的上司或老板商量。

    第二,不要授权制定政策的工作。

    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授权,但不要授权他人实质性的制定政策的具体工作。

    因为,有时政策会限制相关的决策。

    第三,不要授权机密的工作。

    例如,人事方面,晋升或开除的决定,各部门薪资范围等等。

    培训重要吗?

    一份邮件:“李岚说是你要是调到她的小姐,她今年就会送你去参加三个很重要的培训班。

    真的很羡慕你诶。

    但是,你真的会因为这个培训机会,就离开我们小组吗?

    亲爱的?”

    一个电话:“事情是这样的,虽然我们很愿意向邱先生交出报告,可小刘是唯一懂得怎么做表格的人,他已经出差了,要到下个星期才回来。”

    一个便条:“小文,原定于下周五的文字处理培训暂时取消。

    因为你一走,我们人手不够用。”

    这些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常有发生,屡见不鲜。

    如果把三个事件结合起来看,你就会发现,培训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不培训会产生所有问题。

    因为不能提供培训机会,会因此少一个工作搭档;不能为客户做好报告,因为只有一个人会处理这类报告;因为工作太忙,而失去培训的机会。

    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即是原因,也是结果。

    所以,培训很重要。

    首先,让员工们参加他们手头工作必须的培训,了解工作所需;其次,帮助员工制定个人提高计划,帮助他们成长;另外,可以进行轮岗交叉培训,让他们对彼此岗位的了解;最后,让员工将自己培训所得应用到工作中去。

    什么是管理?

    在现代社会,管理的价值大家几乎一致认同,但有关管理的概念却各有各的说法。

    目前,对于管理的概念,大致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管理是一种工作程序和办事的方法。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管理职能可划分为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等五个方面,而所有的职能均是工作的细化、简化、充分地利用人力物力而有效实现目标的科学手段。

    管理是处理人与事的艺术。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管理是要以有效的方法达到目的的具体行为。

    这就必然要求在实践上设计一种行得通的解决办法。

    这时,艺术就是达到某种所需要的具体结果的“诀窍”。

    因此,认为管理应该是一种行为的知识,即运用实际技巧的艺术。

    管理所要应对的主要是“人”和“事”,而人的思想、行为以及心理情绪差异万千、难以捉摸,各种事物的形态、种类、关系等等变化无穷,所以管理是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法则来应付千变万化的“人”和“事”的。

    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必须运用高超的艺术,才能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汇集众人的才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如何管理?

    邓小平曾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就是说,抓住老鼠,多干实事,干好实事,这是有所为;无论猫是黑的还是白的,是会叫的还是不会叫的都不管它,这是有所不为。

    所以,在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后,邓小平指出,如果这个时候开展理论问题的探讨,比如对市场、计划等问题的讨论,不但不利于稳定,还会误事。

    所以,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着人们投身到治国安邦,实行改革的道路上来。

    不可否认,中国近30年发生的变化如此翻天腹地,面对这些变化,还有谁来争论呢?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管理人员或者一位主管,有时是上级主管,有时是下面的决策者,有时时下属,有时是执行者,所以管理人员就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也许你可以与下属一起吃个午饭,可以去参加一个party,但是一个主管与下属一同发牢骚就不合适了。

    高明的管理者,必是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

    人要怎么管?

    20世纪60年代,人群关系理论出现两个基本思路:x理论与y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雷格(douglas    mcgregor,1906~1964)提出了x理论,其基本假设认为:

    人天生是不喜欢工作的,他们会尽可能逃避工作;

    多数人都不愿负责任,无雄心大志,必须受别人的指导;

    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

    持x理论观点的管理者,单纯从经济效益出发来管理和组织生产的各种元素--金钱、材料、设备和人员;注重于激励员工、指挥与控制他们的行为、矫正其行为,以满足组织的需要;认为员工对于组织需要都是被动和抵制的,需要加以说服、奖励或惩罚。

    麦格雷格认为,科学管理与行政管理学派比较倾向于x理论,而人群关系理论则更接近于y理论。

    y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假设:

    在体力和心理上努力工作,就像游戏和休息。

    人们生来并非不喜欢工作;

    外部控制和惩罚并非仅有的指挥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人们能对所承诺目标的实施进行自我指导和控制;

    对于目标的承诺与对成就的奖励密切有关,最显著的奖励是自我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它会使人们朝着组织目标而努力;

    回避责任、缺乏雄心大志、追安求稳等,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特征,在适当情景下,人们会学会接受和寻求责任;

    人们都具有想像力和创造性,并能在现实中加以运用。

    持y理论观点的管理者,除了从经济效益来组织生产的各种元素--金钱、材料、设备和人员,还把注意力放在帮助员工认识和开发自身的各种能力;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设计和安排各种组织条件与方法。

    y理论注重于帮助员工学会管理自己,而x理论则试图对员工加以控制,这是两种十分不同的管理思路。

    行为科学理论研究的问题范围很广泛,既包括个体的激励、满意,也涉及群体动力、领导行为,以及组织管理的一般问题。

    这些问题也成为管理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对主管提议?

    作家王蒙曾讲过一个故事,说甲乙两人在争论。

    争论的内容是,甲认为“四七二十七”;而乙认为,“四七二十八,四七明明等于二十八嘛!”

    两个人争得不相上下,面红耳赤地争到县太爷那,求县官大人给个说法。

    县令给坚持“四七二十八”的乙的责罚是痛打他的屁股,而判定甲无罪。

    表面上看,县太爷不追求真理,甚至荒谬至极。

    但细细品味才发现县太爷倒颇有智慧,你哪来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和一个胡说八道的人争论一个常识问题?

    难道你不应当挨板子吗?

    所以,也许在公司中,当你想与你的主管提意见的时候,也许不争论,而是将精力与时间投入到证明给他看的行动中,才是明智之选。

    或者当主管的你,当你的两个员工在争论各自的提议最好的时候,与其留时间给他们争论,不如留下争论的时间去证明他们各自的想法。

    如何对待夸夸其谈的下属?

    任何公司、企业都有这一类型的人,所有的领导对这种类型的下属都不陌生。

    喜欢虚夸的人通常一开始能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让领导对他们刮目相看,寄予厚望,认为他们富有积极性,并且有发展前途。

    但是这种人很快就会露出马脚。

    所以领导者在聘用职员时,一定不要被他们的外表所迷惑,要认真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

    领导不需要用嘴巴做事的人,需要的是有能力、能解决问题的人。

    任何一个冷静慎重的领导都不愿任用这种类型的职员。

    当然有些特殊的职位需要任用好口才的人,但是领导者在考虑口才的同时,也要考虑一下职员的双手。

    一个汽车公司新招聘了一批年轻的员工,在面试的过程中,所有参与的领导都对其中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整个过程中,口若悬河,讲任何事情都头头是道,其他的人和他相比,一个个显得很沉默。

    可是在使用期结束的时候,所有的领导对他都很失望,因为他对所有别人安排给他的工作,都不屑于动手干,认为都是一些小事情,对他来说,是大材小用。

    部门经理每天晚上都要给各经理人发出通告,一次让这个年轻人帮他封信封。

    “我不封,”这个年轻人反抗说,“公司不是请我来封信封的。”

    他的态度让部门经理很生气,“如果你觉得这事太卑下的话,你就不用在这做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