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人性的弱点》
第(3/3)页
他说:
几年前,我在一家小公司做行政管理。我们公司旁就是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地方总部。这家保险公司为他们的保险经纪们分配了不同的大区,负责我们公司这片区域的经纪人是卡尔和约翰。
一天,卡尔一早便来到我们公司推广保险业务,他说他们公司为广大行政主管们推出了一款新的人寿保险,只不过这款保险还没有正式发布,他相信我会对此感兴趣,只要有更多的内部信息就会来告诉我。
在同一天,约翰在喝完咖啡后,正要回办公室时碰上了我,他大声喊道:“嘿,卢卡斯,等一下,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他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说他们公司打算推出一款专门为行政主管保驾护航的人寿保险(其实就是卡尔提到的那款保险),他希望我能成为他的第一批投保人。解释完保险的基本信息后,他说:“这款保险尚未推出,有些细节我也还没搞清楚,明天我会让公司总部的人过来,为你详细解读一下保险条款。现在我们先把申请表填了吧,有了个人信息,他们来介绍的人就会更有针对性了。”尽管我仍旧没能从他那里知道这款保险的详细信息,但是很明显约翰的热情打动了我,我现在很想了解这款保险。后来,我了解到了这款保险的详情,这些详情也证实了约翰说得对,我很适合这款保险。最终,我为团队的每个人员都购买了一份保险,这笔保费让约翰的业绩翻了一倍。
卡尔本比约翰提前接触我的,但是最后却与这笔大生意失之交臂,完全是因为他没有尽力激起我购买这份保险的欲望。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贪婪、自私的庸碌之徒,所以,那些懂得无私奉献的人成功的几率反而更大。著名律师、商界领袖欧文·杨曾这样说过:“那些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急人之所急所需的人,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即便看完这本书,你只学会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这一件事,你也会为此受益匪浅,并很快发现这将成为你事业的转折点。
当然,站在他人的立场激发他人的欲望,并不代表着你可以以此去欺骗或操控别人为你所用。任何一方都应该从中收益才行,也就是我们说的双赢。就拿维尔米伦先生收到的那封信来说,提早送货会方便了你,也方便了我,何乐而不为?一封得体的求职信也会创造这种双赢的局面,安德森太太不就为此谋得了心仪的银行工作吗?而且银行也谋得了他们需要的人才。约翰和卢卡斯之间的保单交易也是这个道理。
下面再来举一个例子印证这个道理。迈克尔·惠登是壳牌石油公司的区域销售员。他的梦想就是做这个大区的销售冠军,可是当下他却被一家加油站的业绩拖了后腿。这家加油站的经理吝啬得不肯花钱翻新加油站的设备,陈旧的设备让很多顾客望而却步,销售额每况愈下。
迈克尔曾上门要求经理升级设备,可经理却总是“左耳进右耳出”。于是,迈克尔就带他去参观了辖区内最现代化的加油站。
现代化加油站的客流量打动了这位经理。迈克尔再次拜访时,惊喜地发现,加油站已经整备一新,销售额更是节节攀升,迈克尔顺理成章地拿到了销售冠军。好心的劝说不曾说动执拗的经理,一次参观却彻底激发了他内心的欲望。终于,经理和迈克尔获得了双赢的局面。
许多人受过大学教育,研钻过深奥的学问,可是,他们从未深层思考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是不是有问题。有一次,我替一些即将大学毕业、准备进入一家冷气装置公司的年轻人办了一场名为《魔力演讲》的课程。课下,一个学生想要招呼大家一起去打篮球,他是这么说的:“咱们一块去打篮球吧,我喜欢打篮球,可是前几次去体育馆,人却凑不足,不能打对抗赛。前几次去体育馆,只有两三人,只能玩投篮,结果球弹回来砸了我个乌眼青。所以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来和我一起打篮球,我真的很想打篮球啊!”
他说的话跟其他人有什么关系?你并不想去冷清的体育馆,对吗?而且你也不想把自己搞成“熊猫眼”。
他完全可以描述体育馆可以满足大家的哪些需求,比如:增强食欲、激发精神、强身健体、锻炼反应、游戏消遣等,而他没有这么做。
让我们重温一下奥弗斯特里特教授的名言:“行动受我们的欲望支配,想要说服别人,最好先要激起对方强烈的欲望,若能做到这点就可左右逢源,否则就少不了碰钉子。”
我的一个学生非常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他的孩子因为食欲不振,得了严重的营养不良而变得骨瘦如柴。他的父母总是在他旁边唠叨:“妈妈想让你多吃点东西”“爸爸想让你变得有点男子汉气概”。
真是一对没有常识的父母,一个三岁的孩子会听得进去父母的唠叨吗?他只会把那些话当作耳边风。好在他的爸爸觉得有点不对劲了,所以他便自己问自己:“孩子到底想要什么呢?如何才能找到孩子的愿望和父母的希望的交集呢?”
一旦调整成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他家孩子最喜欢骑着一辆三轮脚踏车在房子附近玩耍,有个邻居家的“坏小子”总是凭着自己体胖的优势欺负这个孩子,抢走他的脚踏车,然后自己骑着玩。
那小孩总是哭着跑回来,向他妈妈告状,他妈妈出来后,就把那个坏小子从车上拽下来,再让自己孩子坐上去,像这样的情形,几乎每天都发生。
这小孩到底想要什么呢?这问题并不深奥,他的自尊,他的愤怒,他求得尊重的欲望都驱使他想去“复仇”,他想要一拳打在那个“坏小子”的鼻子上。
他的爸爸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告诉他只要按照你妈妈的要求吃东西,你马上就能变得强壮起来,把那个“坏小子”打得落花流水。我想这句话在孩子心里已经不再是“吃饭”这么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件关乎于自己尊严的大事。从那以后,这孩子几乎什么都吃,菠菜、酸白菜,连盐烧青花鱼都爱吃,只要是能让自己变得强壮的东西他都吃得津津有味。他相信自己肯定能强壮起来,去好好修理一番那个曾给自己带来如此多屈辱的胖子。
不过,孩子的问题总是接踵而至,刚刚解决了吃饭问题,又有另外一个问题,困扰着这位父亲……这孩子总是尿床。
这孩子晚上跟着奶奶一起睡,早晨起来,奶奶一摸湿漉漉的床单,便会埋怨说:“约翰尼,看你昨晚干的好事!”
孩子就这么狡辩说:“不,没有,不是我尿的,是你尿的。”
斥责、打屁股、说他“没羞”,父母想了很多办法,孩子却仍然还是老样子。
他的父母就琢磨:“如何让约翰尼这孩子,改掉尿床的坏习惯呢?”
约翰尼想要什么呢?第一,他要穿像父亲一样的睡衣,而不愿意穿像奶奶那样的睡袍。奶奶早就受够了,所以答应给他买睡衣,但是前提是不许再尿床了。第二,他要一张属于他自己的床,奶奶也没反对。
妈妈就带孩子去了一家百货公司,他学着大人的模样,对女售货员眨了眨眼睛说:“小绅士要买些东西!”
女售货员得体地回答:“小绅士,你想买些什么呢?”
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踮起脚尖说:“我想买一张自己的床。”
当约翰尼的母亲看到自己喜欢的床时,就向女售货员使了个眼色,女售货员心领神会,就对约翰尼介绍这张床有多么的可爱、舒服。结果约翰尼果然选了这张床。
第二天,床送到了,孩子的爸爸刚跨入家门,孩子就冲到门口大声喊道:“爸爸,爸爸,快来看看我的床,是我自己挑的。”
爸爸望着那张床,想起查尔斯·施瓦布的话,由衷地对孩子挑起了大拇指,并毫不吝惜溢美之词。
“你不会把这张床尿湿了吧?”他问道。
“不会,一定不会的。”约翰尼使劲摇着头。孩子遵守了诺言,因为这张床是属于他的,是他的“领地”,是否能够“捍卫”它免受侵害,关乎于他的“面子”。况且他已经是一个可以穿着睡衣睡觉的人了,这说明他自己向往成为一名男子汉,他真的做到了。
我还有个学生叫杜奇曼,是个电话工程师,他也曾经因为孩子厌食问题而一筹莫展。他女儿三岁了,就是不肯好好吃早餐。无论是斥责、恳求还是哄骗,都无济于事。他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吃早餐呢?
这小女孩平时爱装成“小大人”,总是学着她妈妈的样子。一天早晨,妈妈搬来凳子,让孩子站在上面跟着妈妈一起做早饭。孩子在搅拌麦片的时候,孩子的爸爸特意走进了厨房,孩子兴奋地说:“爸爸,你看,这是我做的早饭。”
就在那天早晨,没有任何人的哄骗,她乖乖地吃了两大碗麦片。这是因为她对做早饭这件事感兴趣,乐在其中,而且这满足了她的成就感,她找到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威廉·温特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根本的需求就是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为什么不在商务谈判中把握对方的这种心理呢?当我们有了好的主意,不一定要将它作为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哗众取宠,最好也能激发他人想出同样的主意来,他们受到激励后,可能会因此举一反三,想出更多的好主意也未可知。
还是这句话:“行动受我们的欲望支配,想要说服别人,最好先要激起对方强烈的欲望,若能做到这点就可左右逢源,否则就少不了碰钉子。”
如果你想更好地与人相处,请牢记第三原则:
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第(3/3)页